最近迷上了“耳機”,她是一個可以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其實我確實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可無奈,錢包空空。
不過,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我還是會去追求最好的生活品質。
比如,生活里的小物件,能買貴的就不要省那么點錢,因為多出來的那些花費,在往后使用的日子里是能夠感覺出來的,比如一套床上用品,無印的就是比淘寶貨、超市貨用著愜意、舒服,雖然前面的價錢可以買后面的好幾套,不過轉念一想,可以每天都睡的那么舒服,也是值了,不然,都對不起多出的價錢啊。
我也一直覺得,衡量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并不是財富的多少,而是“三觀”,但是這個三觀,卻又是和個人財富緊密相關的。
這,就是矛盾的地方。
所以古人說的“門當戶對”是有道理的。
試想一下,一位大家閨秀每天唇紅齒白胭脂水粉的,嫁給一位糙漢子,估計每天早上看到媳婦在抹這些玩意兒肯定撂下一句“抹什么鬼東西,快點去割草喂豬了”,更不要提生日紀念日什么的送上一盒首飾,一束花。而某戶人家的大公子如若結識了一位從來沒出過農村門的鄉下妹,當帶她逛純進口超市,出席酒會的時候,場面是能有多尷尬就有多尷尬的。
然而,這不能成為富人與窮人不在一起的理由,誠然,富人上千塊買一瓶礦泉水的行為在窮人眼里簡直就是神經病,而窮人能夠天天擠公交喝自來水在富人眼里也難以忍受。
不過,無論窮或富,在我看來,我們都應該尊重對方的選擇,他覺得上千塊的礦泉水自有它應有的價值,所以他買了,而他能夠喝自來水自然也有他的選擇。
對了,我的初衷是“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不是貧富差距,而是三觀是否相合”。
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經歷差不多的教育,收入差不多,閱歷差不多,忽然有一個中了100注六合彩,不過沒關系,這改變的只是他們的生活狀況,而不是生活理念,他們依然是能夠聊到一起玩到一起的玩伴。怕的是中了六合彩的那個人會發現,自己和那些真正從小就是被砸錢養大的孩子相處后會發現,是完全無法融入那樣的生活里面去的。當然,這些也可以改變,不過需要時間。
扯的什么玩意兒,我開頭不是說的“耳機”么,怎么最近想什么都是婚姻啊三觀啊什么的,而且剛才扯的這些好像在哪里見過類似的想法,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