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寫的是什么?
分析閱讀的第一個規則: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書,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開始閱讀之前就先知道。
? 這是一本關于如何理解現代世界的書。(告訴你現實是怎樣的,認清的現實總比活在虛無的美好中要強的多,智識分子認清現實并接受他)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規則是: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段小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作者在本書中講了一些現代人應該有,而且只有現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識”——智慧和見識。想要理解這個現代世界,乃至做正確的決策,就得有這種智識。它會糾正你想當然的判斷,告訴你一些靠譜的社會科學的研究結果,讓你理解或質疑專家的判斷,也許你也能像專家一樣思考。
分析閱讀的第三個規則是:將書中重要的篇章列舉出來,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構架。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世界觀祛魅”,介紹一個跟傳統看法不太一樣的世界觀;
第二部分“流水線時代的英雄”,重點談教育問題,尤其是中國教育;
第三部分“智識分子的十八般武藝”,講幾個當前學界流行的觀察世界的角度和解釋世界的方法;
第四部分“未來,已經到來”,為了在人工智能時代保持人的創造性優勢,我們需要新的工作策略,新的組織管理方式,和新的社會形態。
分析閱讀的第四個規則是: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或者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如何理解現代世界?
第二階段:怎么寫的?
分析閱讀的第五個規則是:找出重要的單字,透過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第一部分:“常識”,“模仿者效應”,“簡單經濟學”,“小故事 ”,“原則”,“歧視”,“道德”,“權力”;
第二部分:“高中”,“大學”,“自控”,“圣賢”,“英雄”;
第三部分:“大數據”,“尺度和硬條件”,“技術”,“學英語”,“信息極客”,“辯論”,“信念值”,“進化心理學”,“刻奇”,“數字化”;
第四部分:“人工智能時代”,“去中心化”,“合弄制”,“效法進化”,“物質極大豐富”。
分析閱讀的第六個規則是:將一本書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
如何成為智識分子?(如何面對現實世界)
分析閱讀的第七個規則是: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設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1.自然科學的方法正在被引進到社會科學中去,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得出的結論往往是反“常識”的,毀你三觀,扼殺你的“想當然”。
2.社會是分階層的,不同階層的人獲得的資源是有差異的,當然包括教育資源。教育的目的是把不同階層的人分到不同的崗位上,就如同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分類到不同的地方售賣,下層社會的人想要突破階級限制,比較好的一條途徑就是讀更好的學校。總有一類人,超越了階層出身、超越了周圍環境、超越了性格局限、拒絕按照任何設定好的程序行事,不能被大數據預測,能給世界帶來驚喜,最不像機器人的人,他們就是英雄。這個角度勵志,是反雞湯和反成功學的,它基于現實,接受差異,接受正確的痛苦。
3.智識分子一些常用的套路,方法論。
4.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相當一部分人花了大半輩子學習的技能很可能會被淘汰掉,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如何應對已經到來的沖擊。
分析閱讀的第八個規則是:找出作者的解答。
1.智識分子可以用工科思維理解現代世界;
2.智識分子理解人的復雜性,理解世界的復雜性;
3.智識分子的世界觀不是非黑即白,他們不極端也不固執,他們相信證據,觀點隨事實而改變。
第三個階段:寫的好不好?對不對?
公正地評價一本書
分析閱讀的第九個規則是:在你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暫緩評論”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說“我了解了。”
我了解了作者在這本書中說了什么。
分析閱讀的第十個規則是:當你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時,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無理地辯駁或爭論。
分析閱讀的第十一個規則:尊重知識和個人觀點的不同,在做任何評斷之前都要找出理論基礎。
贊同或反對作者
1.我贊成作者對如何成為智識分子的論述,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想成為智識分子,但作者告訴了讀者智識分子的世界觀是怎樣的,通過“科研的格調 ”告訴讀者智識分子如何理解和認識世界,每一章的論述有理有據,有出處,有點“綜述”的味道,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讀完后仿佛腦中多打開了一扇門。
2.學會理性的觀察和解釋世界,我認為不管是對個人的修養,還是對行為決策,都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因為當你理解了那些所謂的復雜的事物,很可能就不會那么的糾結了。
3.我的見識和水平遠遠還達不到萬維鋼老師的境界,還無法站在和他同一水平線上,因此若是問我“要是這本書你來寫,或者還能怎樣寫 ”的問題,實在回答不上來。
4.本書的封面雖然說的是“用工科思維理解現代世界”,其實我倒覺得是告訴你冷冰冰的現實世界是怎樣的,認清楚并接受現實是成長的開始,這樣你才會知道如何選擇正確的難受,正如第一部分開篇講的“這個世界有很多好東西,是人人都想要,但是未必能得到的。想要得到這樣的東西,你必須付出代價”,開始看完的時候我還納悶為啥要建議上架里寫的是“勵志”,總算明白了,但也可能還沒完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