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永無島六年級晨誦課程02
01
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今天是2017年9月5日星期一,農歷丁酉雞年七月十五。
在晨山學校,秋意開始真正地上來了,晚上有了夜色涼如水的感覺,而早晨看到草葉樹葉上的露珠,也越來越白了。
蟬聲猶未斷,寒雁已成行。
這鳴叫著的蟬,只因為有了一個叫虞世南的詩人,便被賦予了清華高潔的品格,從此成為了中國古代詩詞文化中的一個意象。也讓后世的我們,品味到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一個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憑借(比如權勢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
每一首詩的背后都站著一個詩人,我們讀詩,就是在品讀先人們鮮活的生活和生命,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寒冷與溫暖,他們的悲歡與孤獨……而在品讀的過程中,我們的靈魂得以洗禮,性情得以舒張,志趣得以激蕩。
02
今天我們讀一首特別的詩,說它特別,是因為作者。他叫劉徹,是漢朝人。
對啦!你太厲害啦!劉徹,漢朝就那一個,威武的漢武大帝劉徹!
作為有著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他又在秋風吹起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思緒呢?先聽一遍《秋風辭》,聽的時候注意,看看漢武帝是在哪里為你唱這首歌的,歌中又為你描繪了哪些景物,展現了一代帝王怎樣豐富幽深的心靈世界?
真棒!漢武帝是在樓船上唱出這首《秋風辭》的。樓船,顧名思義,像樓一樣很高大的戰船。“泛樓船兮濟汾河”,漢武帝坐船渡過汾河,是因為要到河東(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當時劉徹44歲,做皇帝已經27年。
他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實行武力打擊匈奴,已勝利解除了數代以來的北部邊患。他采取的國家專賣(鹽鐵、均輸、平準)、統一貨幣、重農貴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長期用兵造成的生產破壞和財政危機。西漢王朝無論軍事、經濟、政治、文化都達到全盛高峰。
但他的雄心壯志還未滿足,他還要打通西域,開發西南,平定南越和東越,振威名于世界。這次出巡祭祀,途中就傳來南征將士的捷報,漢武帝非常高興,當即把當地改名為“聞喜”。時值秋風颯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返舟汾河,飲宴中流。
03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不愧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孫啊,劉邦的《大風歌》也是這樣開頭的,“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但景象同為雄渾壯闊,卻又與高祖皇帝的慷慨悲涼不同,在劉徹的眼里,風景更顯明麗。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但畢竟是秋天,雖然秋蘭和秋菊都吐露著芬芳,但目睹草木之凋落,還是情不自禁想起像蘭菊一樣的佳人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過更為重要的是,這個讓漢武大帝念念不忘的“佳人”是誰?她現在何方?
呵呵,不過,馬老師在這里可不給你八卦漢武帝的愛情故事。我要告訴你的是,這種由對花木的觀賞,引發起對佳人的懷念,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手法。比如屈原就以美人比喻自己高潔的理想。而漢武帝呢?他說“懷佳人兮不能忘”。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來說,他心目中的“佳人”是真正的人才,就是他先祖劉邦所唱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中的“英雄豪杰”。
04
但漢武帝畢竟是意志堅定、堅韌不拔的帝王。他此行的目的,是祠后土的,后土娘娘是土地之神。作為一個有理想的皇帝,漢武帝一生最大的熱愛就是拓土開疆,如今,即將舉辦盛大的典禮來祈福后土,漢武帝心中的激動與興奮自然溢于言表。但他又是一個詩人,并沒有直抒胸臆,而是把胸中的激情融入到眼前的場景中,把此時此刻的場面描繪得熱烈盛大:
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
高大的樓船上,獵獵的大纛下,皇帝與臣子們興高采烈,縱情歡飲,享受著壯志已酬的快樂。此時,船過中流,掀起素白的浪花,簫鼓齊鳴,船夫唱起了雄壯的歌聲,在場的人情緒都達到了高潮。尤其是漢武帝,他站立船頭,迎風破浪,志得意滿,快樂到了極點!
05
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可就在此時,情感卻陡然轉折,在最歡樂的時刻,為什么漢武帝卻“樂極生悲”,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呢?
親愛的孩子們啊,你現在還小,還不能理解這種感情。一直以來,中國古代的詩人都有“悲秋”的傳統,因為秋去冬來,又會有新的四季,但人生卻像這滔滔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即使你是帝王,你可以擁有無限的江山,可以擁有無限的財富,但是,你唯一不能擁有的就是如汾河水滾滾逝去的時間。
在另一部描寫另一個盛世帝王康熙大帝的一首歌《向天再借五百年》,也同樣表達著志向遠大、生命恨短的情感。
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
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
愿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可漢武帝深深的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在無語的時光面前,一切豪言,只顯得蒼白無力。
06
一個皇帝,一個被后世稱為“漢武大帝”的霸主,帶著無數隨從,坐在簫鼓聲聲的樓船上,面對這秋天,卻一樣在感嘆:“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是的,沒有任何權力可以挽留住時光,拘留住歲月。
但是,你再聽聽,這雄才大略的君王的歌聲里,究竟還有些什么與眾不同?
聽啊,難道你聽不出這歌聲里的一種大氣?——“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聽啊,難道你聽不出這歌聲里的一種渴望?——“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
無論他究竟唱些什么,我們都會與他有一份人之為人的共鳴:生命短暫,時光迅急,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得不追問,該如何把握這似乎無可拘留的時光?
PS:今天正好是農歷七月十五,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鬼節。
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正好又談到了生命的話題,也會給你帶來更多更深的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