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識
建筑材料管理
材料供應管理
材料采購
- 采購計劃
1,基本信息:材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進貨時間。
2,采購要求:驗收標準和質量保證要求。
- 采購合同
1,基本信息:材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價
2,采購要求:產地,牌號,質量,技術標準,檢驗方法
3,交易相關:交貨方式,驗收方法, 包裝標準,運輸方式,交貨期限;結算相關:
- 合格供應商
提供材料的合格文件;市場信譽,價格合理;提供合格的材料;供應進度穩定。
材料驗證
- 進貨檢驗和實驗
材料員核對材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與送料單是否一致。對于水泥,鋼筋等物質同時提供材質合格證書
搬運和防護
1,卸料前檢查堆場的墊木是否牢固,分層卸取
2,水泥加蓋篷布,防止雨淋受潮;
3,大宗物資應盡量靠近用料點;
現場管理
施工前
做好現場調查和規劃?,F場的自然條件,設計要求和施工方案,承建方式和供料方式,現場水電供應條件,交通運輸條件,地方材料資源情況,用料和進度關系,臨時設施搭建情況,機械使用情況。
施工中
1,建立健全現場材料管理的責任制,劃區分片,包干負責。對有關人員的包干區域,范圍,進行定期檢查和考核
2,掌握施工生產進度,搞好材料平衡,及時提供用料信息,正確組織材料進場,保證施工生產需求。
3,執行驗收,發放和退料,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和各種臺賬,按月盤點,核算。
4,執行限額領料制度,了解班組用料情況,加強檢查,定期考核,努力降低消耗。
工程收尾或轉移
1,檢查存料,調整用料計劃。
2,組織拆除臨時設施,考慮再利用,避免二次搬運。
現場管理內容
現場材料的驗收和保管
數量驗收:點數,過磅,檢尺,量方等方法。
現場材料發放
現場材料消耗過程管理
問題:
1,現場材料堆放混亂,管理不嚴,預料不能充分利用;
2,計量設備不齊,不準,造成用料上的不合理;
3,材料品種規格不配套,造成優材劣用,大材小用,高標號替代低標號用;
4,中供應輕管理
措施:
1,采取技術措施節約材料。水泥和混凝土方面,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選取水泥標號;充分利用水泥活性和富裕系數;選取良好的骨料顆粒級配;嚴格控制水灰比;合理添加外加劑,摻加適量的混合材料,如粉煤灰。在木材反面,以鋼代木;改進支模辦法,采用無底模,磚胎模,活絡模等支模辦法;優材不劣用,長料不短用;以舊代新,綜合利用等。在鋼材方面,集中斷料;在焊接和綁扎時采用合理的綁扎長度;充分利用舊料,短料和邊角余料。
周轉材料管理
建材材料的基本性質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質
材料的垂度,表觀密度與堆積密度
- 絕對密度
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的體積是指不包括材料孔隙在內的體積。有孔隙材料測密度時,可使用李氏瓶。采用液體介質裝滿瓶底部至液體到底零刻度線,然后倒入需要測量的材料,根據排除液體的體積來判斷倒入材料的體積。材料磨得越細,測得的密度值越精確。
- 表觀密度
在自然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稱為表觀密度。
- 堆積密度
指粉狀,粒狀或纖維狀材料,如砂,石子,水泥等。
材料的力學性質
強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
彈性與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取消外力后,能夠完全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如果取消外力,仍保持變形后的形狀和尺寸,并且不產生裂縫的性質稱為塑性。
材料的耐久性
措施:
1,提供材料本身對外界破壞作用的抵抗力,如提高材料的密實度,改變孔結構的形式,合理選定原材料的組成等。
2,減輕環境條件對材料的破壞作用,如對材料進行特殊處理或采取必要的構造措施。
3,在主體材料表面加保護層,如覆蓋貼面,噴涂料等。
無機膠凝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中,凡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能將散粒或塊狀材料粘結成整體的材料,統稱為膠凝材料。分有機膠凝和無機膠凝。又可分氣硬性和水硬性兩類。
氣硬性膠凝材料
石灰
常見的氣硬性膠凝材料。通過煅燒石灰石,生產主要成分是CaO的生石灰。
生石灰為白色或者淺灰色的塊狀物,密度約3.2g/cm3,表觀密度介于800~1000kg/m3。煅燒溫度不均勻會產生欠火石灰,溫度過高會產生過火石灰。都會影響工程質量。
原材料中含有一些碳酸鎂,煅燒時會產生MgO。當MgO少于5%,稱為鈣質石灰,否則稱為鎂質石灰。
工地上使用石灰時,通常將石灰加水,使之消解為膏狀或者粉末狀的消石灰,這個過程稱為石灰的消化,又稱熟化。熟化體積增大1~2.5倍。
石灰漿在儲灰坑中沉淀并出去上層水分后稱為石灰膏。石灰膏表觀密度為1300~1400kg/m3。石灰膏中有一些過火石灰可憐,熟化很慢,一般需“陳伏”兩個星期以上。期間石灰漿表面應保一層水,與空氣隔絕,一面炭化。
石灰的硬化是由于結晶作用和碳化作用造成的。
石灰的硬化只能在空氣中進行。石灰砂漿28d抗壓強度通常只有0.2~0.5MPa。
石灰乳和石灰砂漿,將消石灰粉或熟化好的石灰膏進入適量的水攪拌稀釋,稱為石灰乳,一種廉價易得的涂料,主要用于內墻和天棚刷白,增加室內美觀和亮度,我國農場也用于外墻。將石灰膏,砂加水拌制而成,按其用途分為砌筑砂漿和抹面砂漿。
石膏
石膏是以硫酸鈣為主要成分的氣硬性膠凝材料。
建筑石膏凝結硬化速度快,初凝10min,終凝不超過30min。通常石膏硬化后的表觀密度為8001000kg/m3,抗壓強度35MPa。石膏硬化體中存在大量微孔,隔熱和吸音性能好。
常用于內隔墻板和吊頂板材。石膏為微酸性,不能配加強鋼筋,自身強度低,不能作為承重結構材料。
水玻璃
水溶性硅酸鹽??煞忠后w水玻璃和固體水玻璃。
常用于加固土壤,提高地基承載力。涂刷材料表面,挺高建筑物抗風化能力。配制防水劑,用于堵漏。配制水玻璃礦渣砂漿,修補磚墻裂縫。配制專門用途的砂漿和混凝土。
硅酸鹽水泥
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者?;郀t礦渣,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硅酸鹽水泥。不摻和混合材料的稱I型硅酸水泥,加入不超過水泥重量5%石灰石或?;V渣混合材料的稱II型硅酸鹽水泥,代號為P.I和P.II。硅酸鹽水泥即國外通稱的波特蘭水泥。
生產原料主要是石灰質和黏土質兩類原料。石灰質原料有石灰巖,白堊,石灰質凝灰巖等。主要提供CaO。1T的熟料需要石灰巖1.11.3T;用黏土質的原料有各類黏土,黃土等。主要提供氧化硅,氧化鋁,三氧化二鐵,1T熟料需要0.30.4T。
按生料制備方法可分為濕法和干法,前者更均勻,后者更節約能源。后者為常用方法。
按窯可分為回旋窯和立窯。前者大中型水泥廠用,后者地方水泥工業。前者產量高,質量好。后者設備簡單,投資少。
影響水泥凝結硬化的主要因素包括,礦物組成,石膏,水泥細度,環境溫度,濕度,時間。
摻混合材料的硅酸鹽水泥
凡在硅酸鹽水泥熟料中,摻入一定量的混合材料和適量石膏共同磨細而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均屬摻混合材料的硅酸鹽水泥。
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簡稱普通水泥,代號為P·O。
摻入?;郀t礦渣的,稱為礦渣水泥,代號為P·S。摻入高爐礦渣為20%~70%。
摻入火山質,代號為P·P。摻入火山質為20%~50%。
摻入粉煤灰,代號為P·F。摻入粉煤灰為20%~40%。
摻入混合材料的水泥和普通水泥比有以下特點:
1,凝結硬化速度較慢
2,水化放熱速度慢,放熱量少
3,對溫度較為敏感
4,抗侵蝕能力強
5,抗凍性和抗碳化能力較差
摻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材料,稱為復合硅酸鹽水泥,簡稱復合水泥,代號為P·C。摻入質量為15%~50%。
其他品種水泥
道路硅酸鹽水泥,摻入以硅酸鈣為主要成分和較多量的鐵鋁酸鈣。
中低熱水泥,限制鋁酸三鈣和硅酸三鈣,降低水化放熱速率和放熱量。用于
港口,碼頭,大壩等水工構建物,混凝土體積厚大,控制放熱,控制裂縫。
由白色硅酸鹽熟料制成的,為白色硅酸鹽水泥,簡稱白水泥。
快硬硫酸鹽水泥,主要用于緊急搶修,冬期施工等
混凝土
混凝土種類和特點
按容重分類:密度>2600kg/m3為重混凝土,密度介于19002500kg/m3為普通混凝土,密度介于5001900kg/m3為輕混凝土,密度介于300~1200kg/m3為多孔混凝土
按照組成材料劃分:纖維增強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硅酸鹽混凝土,輕骨料混凝土,AE混凝土(含加氣混凝土)
按用途特性劃分:不透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冬季澆筑混凝土,夏天澆筑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膨脹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耐熱耐火混凝土,耐酸耐堿混凝土。
按生產和施工方式:預拌混凝土,壓力灌漿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熱拌和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噴射混凝土,鋪裝混凝土,碾壓混凝土。
混凝土由水泥,水,骨料和空隙等四種基本成分組成。
混凝土用骨料
細骨料粒徑范圍0.155mm,如天然砂與石屑;粗骨料的粒徑范圍5150mm,如卵石,碎石急碎卵石等。砂石占混凝土總體積的65%~70%。
耐久性
影響混凝土滲水的因素:
1,水灰比。水灰比越大,形成的滲水通道可能越大。當水灰比大于0.6時,抗滲性急劇下降。
2,集料的最大顆粒。越大越容易產生裂隙,滲水越嚴重。
3,水泥品種。細度不同,硬化后水泥石孔隙不同,細度越大,孔隙越小。
4,養護條件。在干燥或 濕度小的情況下,混凝土早期失水多,易形成收縮裂縫,降低抗滲性。
5,外加劑。減水劑,減少水灰比,提高密實性。引氣劑,可截斷孔隙通道,提高抗滲性。
6,摻和料。摻入優質粉煤灰,可提高密實度。
抗滲性。P4,P6,P8,P10,P12五個等級,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的水壓力而不滲透。
抗凍等級。F10,F15,F300等九個等級,表示能夠承受反復凍融循環次數10,15,300次。
道路混凝土主要磨損形式為疲勞磨損與磨粒磨損
高強度混凝土的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依靠強力攪拌,振動加壓等手段,降低水灰比以獲得高強度。
2,第二階段,采用高效減水劑配制高強混凝土。
3,第三階段,在摻入化學外加劑的同時,摻入礦物超細粉摻和料配制高強混凝土,所謂雙摻技術。
高強度混凝土的技術途徑:
1,降低水灰比
2,選用高強度等級水泥
3,使用高活性超細礦物質摻和物
4,選用優質骨料粗骨料的礦物成分和粒徑對混凝土強度有較大影響。
高強混凝土拉壓強度比低于普通混凝土,而且強度越高,拉壓比較小,脆性越大,這是高強度混凝土的致命缺點。
輕混凝土
輕混凝土的表觀密度小,導熱系數低,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隔音及抗震性能,主要用于房屋建設,也用于各種要求質量較輕的混凝土預制構件。
分為輕集料混凝土和多孔混凝土。
輕集料混凝土指用輕集料,水泥和水配制的,干表觀密度不大于1950kg/m3。粉煤灰陶?;炷粒ね撂樟;炷粒∈炷?,膨脹珍珠巖混凝土等。
多孔混凝土是指內部充滿大量的微小氣泡,沒有骨料的輕混凝土,孔隙率可達到85%,表觀密度在300~1200kg/m3。主要作保溫隔熱材料,也可作為結構材料使用。
按氣孔形成的方法不同,多孔混凝土分加氣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兩種。
加氣混凝土由含鈣材料(水泥,石灰),含硅材料(石英砂,粉煤灰,礦渣等)和加氣劑為原料,經磨細,配料,攪拌,澆筑,切割和蒸壓養護等工序生產而成。
混凝土外加劑
按照功能分四類: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各種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
2,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和速凝劑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和阻銹劑,減縮劑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加氣劑,膨脹劑,防凍劑,著色劑,防水劑和泵送劑等。
減水劑
減水劑是指在保持混凝土稠度不變的條件下,具有減小增強作用的外加劑。
減水劑作用:增加流動性,提高混凝土強度,節約水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早強劑
加速混凝土早起強度發展,并對后期強度無顯著影響的外加劑。
建筑砂漿
砌筑砂漿
能夠將磚,試塊,砌塊粘結成砌體的砂漿稱為砌筑砂漿。起粘結,墊層及傳遞應力的作用。
組成部分
水泥,摻加料,砂,外加劑,水
技術性質
1,新拌砂漿的和易性,包括流動性和保水性。
抹面砂漿
又稱抹灰砂漿。分為一般,裝飾,防水,其他特種。分為水泥,混合,石灰,水泥細石。
組成材料:膠凝材料(例如水泥),砂子,加筋材料(例如麻刀,紙筋,玻璃纖維)膠料
裝飾砂漿組成材料:水泥,合成樹脂,砂,小粒石
墻體材料
砌墻磚
可分燒結磚和非燒結磚,可分空心和實心
燒結普通磚
以黏土,頁巖,煤矸石,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備,成型,干燥和焙燒而成。
標準尺寸240mm115mm53mm。一般240mm115mm稱為大面,240mm53mm稱為條面,115mm*53mm稱為頂面。
非燒結磚
蒸壓灰砂磚,以石灰和砂為主要原料
燒結多孔磚和燒結空心磚
建筑砌塊
粉煤灰砌塊,混凝土小型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