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后,困意襲來,可麥子正聽著故事、做著運動。
我想瞇一會兒,可是他動靜太大,有點吵到我,帶著不耐煩的聲音跟他說:手機拿過來給我,故事先別聽了,你去復習一會兒,讓我睡一小會兒。
也許是太過困頓的大腦讓我的語氣過于強硬,他回懟道:“為什么?你說讓我干嘛就干嘛?你問過我的感受嗎?”
他說話的時候語氣很平靜,沒有帶著不耐煩和生氣的情緒。
那語氣像是在控訴我,又像是在自言自語,他平靜的回懟讓我瞬間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友好和冒犯。
立馬向他道歉,并和氣地表達了自己需要休息一會兒,希望他能給予配合和支持。
他也立馬換了一副友好的態度,關掉故事,關上房門,讓我安安靜靜休息。
想起一句話:“孩子是小,又不是傻。”
當你想讓他自覺配合時,你要用尊重和商量的語氣跟他表達,他才會配合,反之,就是冒犯。生活如此,學習也如此。
2025年第一天,孩子用他的方式給我上了新年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