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十二金釵之賈元春
文/費漠塵
賈元春,四大家族之一賈府里的大姑娘,榮國府二老爺賈政與王夫人的嫡長女,幼時生活在奶奶、也是賈府的老祖宗賈母身邊。未進宮之前,又以長姐身份,教導唯一的親弟弟賈寶玉。
因生于正月初一,故取名為元春。比哥哥賈珠小一兩歲,比弟弟寶玉大十一二歲左右的樣子。十幾歲因“孝賢才德”,入宮做女史,后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成為賈府最大的政治靠山。
雖然在書中出場次數不多,但位列金陵十二釵第三位的賈元春,也是個重要角色,至少,她的存在、她的生死,對賈府的榮華富貴,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那么,就讓我們從才貌、身份地位及性格等方面,來一一解讀這個人物。
一、賈元春之容貌
作為十二金釵,曹公除了沒有細致的描寫過惜春和巧姐的外貌,也不曾浪費一絲一毫的筆墨,將元妃的容貌,透露給讀者。很多人覺得費解,實際上不難理解。因為作為皇家女子,總要有一些神秘感,才更符合身份地位。
從寫作的手法來講,不寫元妃容貌,給她的形象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在看似鮮明卻又很模糊之間,通過省親時這僅有的一次出場時,種種不尋常的舉動,來襯托和突出元妃作為賈府嫡長女的悲劇人生,會更深刻,也更具有警醒效果。或者,更確切地講,是為了鋪墊后面賈府的忽喇喇如大廈傾倒的悲劇性質。
那么,我們能不能側面了解元妃的容貌?在古代,皇帝選妃,無論是出于喜歡,還是政治因素,都不大可能選擇一個貌丑的女子。所以,即便元妃美不過寶釵和黛玉,但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她可能不是最漂亮的,但應該是雍容的、華貴的、端莊的。因為,她是以“孝賢才德”被選入宮的。
二、賈元春之才
人一旦坐上了高位,或成為偶像、榜樣的力量。即使才華一般,隨便寫幾句詩詞、畫幾筆畫,就毫無意外地成了稀世之才。這便是,這個世界的搞笑之處。
現代社會,很多名人或明星,哪怕ta的書法作品或繪畫作品,看上去很一般,也被捧成了精品。賈元春的才華,實話實說,也是被捧上去的。畢竟,人家是皇上身邊的人,怎么著,也得給個高贊。
所以,元春省親時,除了象征性地給大觀園各景區命名,就只寫了一首絕句: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功夫筑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還被脂硯齋嫌棄了,說這首詩卻平平,蓋彼不長于此也,故知如此。不過,元春倒是有自知之明,她說:“我素乏捷才,且不長于吟詠,妹輩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異日少暇,必補撰《大觀園記》并《省親頌》等文……”
后來,元春差人送來一個燈謎,命大家來猜。寶玉、黛玉、湘云、寶釵、探春等都爭看亂猜。小太監又下諭道:“眾小姐猜著了,不要說出來,每人暗暗的寫在紙上,一齊封進宮去,娘娘自驗是否。”寶釵等聽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絕句,并無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稱贊,只說“難猜”,故意尋思,其實一見就猜著了(第22回)。寶玉等人也都一看便猜中了。由此可見,元春的詩才確實平平,可能連寶玉都比不上。
當然,元春自己不會寫,但她有極強的鑒賞能力。這一點從她評價寶黛釵等人的詩詞,可見一斑。畢竟,自幼就接觸和學習這些內容,作為一個時刻準備進宮的女孩子,這點鑒賞能力,還是要有的。否則,如何撐得起門面?
不過,從太監的態度來看,元春在宮中多年,不具備籠絡人心的才能。作為一個尚書及賢德妃,她連個可靠且能通風報信的貼身太監或宮女都沒有,是不是細思極恐?除了皇上對她有著超強的戒備之心,和她的性格,也息息相關。
三、賈元春之性格
以“孝賢才德”被選入宮的元春,她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一個孝字,一個賢字。從省親時見到祖母、父母等親人的情形來看,她也擔得起孝和賢這兩個字。
孝順的人,一般是不太可能張狂、任性。況且在宮中多年,不過是一小小的女官的元春,其性格必然內斂而低調,步步小心。唯有如此,才不會給自己和家族招來禍患。
她也不敢跟任何人過于親密,因為樹大招風,賈府本身就是依靠軍功得來的榮華富貴,這對于皇上而言,是一種難言的忌諱和威脅。想要鏟除這個威脅,只能找出致命一擊,并且要一擊即中。元春如履薄冰、保持完美人設的態度,讓皇上一時難以找出攻擊的入口,而且,無論賈府還是王子騰,其根基都暫時動搖不得。
一個格外小心翼翼的女官,怎么才能成為一顆致命的棋子?大概,皇上也為此思慮重重過多日,最終,選擇了“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這一招,否則,一入宮便做女史的她,為何多年杳無音訊,卻突然又晉升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一個普普通通、沒有什么政績或成就的女官,忽然就登上高位,這怎么看,都不合常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本身就內斂、低調、不懂得隨機應變的元春,退無可退,只能接受命運的這個“賞賜”。
另外,元春的性格也不夠機敏,沒有擔當得起妃子這個位置的智慧。她既沒有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以退為進”的機智,也沒有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皇后陰麗華“約束家人”的氣魄,更沒有武媚娘在九死一生中拼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和智謀。
假設,她的性格里多了一點點類似探春的機敏,她會不會就有著和探春一樣的深謀遠慮?會不會想辦法降低一下賈府在宮中的存在感?會不會竭盡所能地勸阻賈府老少爺們荒唐的行止?不得不說,性格決定命運,這話一點兒不假。
四、賈元春之情感世界
宮中是個不能奢談感情的地方。很顯然,身處宮中多年的元春,還不太適應這種情形。所以,終于得以回家與祖母、父母、弟弟妹妹等親人團聚的那一刻,元春不止一次落淚,甚至還說出了“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及“皇宮是不得見人之處”這樣的話。試想一下,作為妃子,身邊怎么可能缺少太監宮女這些人,誰知道哪一個是皇上安插在身邊的眼線?萬一這話傳到皇上耳朵里,元春的處境,豈不是更凄慘?
雖然皇上準了元妃省親之事,但普通女子回娘家就是回娘家,可以暫時做回父母身邊的女兒,撒嬌任性、隨心所欲。而皇上的女人,回娘家不叫回娘家,因為即使恃寵而驕,在娘家人面前,也是君君臣臣重于父/母女關系。而君臣之間,不講情感,只講皇家的體制及規矩。
元春不僅想講一講祖孫、父/母女之情,還奢望享受與寶玉的姐弟之情,從這一點來看,元春仍然重情,或者說,在這一刻,把情感看得比體制規矩重要。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十幾歲就進宮、不能與家人生活在一起、沒有一個知心姐妹及朋友、又不曾享受過皇上給予的愛情和溫暖的女子,唯有這片刻的親情,可撫慰一下內心的凄苦。
然而,身為不受寵的妃子,其一舉一動都備受監督,就連回宮,都得嚴格遵從既定的時間,慢不得一分一秒。所以,賈政雖然心疼元春,卻也不得不,以官話回應眼前高高在上的女兒,還好,元春立馬收回了差點把持不住的情感,恢復了妃子應有的架勢。
世間事,從不圓滿和完美。想要什么,就得相應的舍棄一些東西。正所謂取舍取舍,取了一樣,就得舍掉一樣,哪能樣樣占了去?
五、賈元春之身份地位
毫無疑問,賈元春在賈府,是長女/長孫女這樣的身份地位,自幼生活在賈母這位賈府的老太君身邊。作為長女/長孫女,賈元春一定不會有屬于自己的人生,無論賈母、其父賈政其母王夫人,都會把榮耀家族的使命,寄托在元春身上,即使元春不情愿,也逃不掉身為長女/長孫女的這個責任。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賈珠活著,賈元春或許還可以像賈寶玉、林黛玉那樣自由自在的活著。不過,以賈府的身份地位,賈珠能成才,并不意味著賈元春就能做個快樂無憂的大小姐。兒子成龍\女兒成鳳,才是奢望登上權力巔峰的賈府最需要的。
況且,賈珠只比賈元春大一兩歲,想必賈珠是在王夫人身邊接受正統教育,而賈元春則在賈母身邊,接受“孝賢才德”這種成鳳的全方位培訓,為進宮做充足的準備。兄妹二人,肩負著太過重大的家族使命。
非常幸運的,賈元春如愿進宮,從女史做起,后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成為皇上身邊的女人。這樣的身份地位,怎么看,都無比的顯赫及榮耀。
又因為準許了一次省親,讓眾人誤以為賈元春極受皇上寵愛。但實際上呢?賈元春的妃子身份,極其尷尬,這可不是因為皇上愛她,才封她為妃子的。
自古以來,妃位便沒有賢德妃這樣的名稱。唐朝時期,皇后之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明朝初期,皇后之下是貴妃、妃,后來漸漸變成皇后之下為皇貴妃、貴妃、妃(清朝類似)。不知道曹公給賈元春封了個賢德妃,是不是文字游戲,暗示著某種不好明說的陰謀。
從賈府族長賈珍及其兒子賈蓉、榮國府大老爺賈赦、賈璉父子等這些男人的所作所為,實在難以稱得上德。而邢夫人、王夫人、王熙鳳等人的行為,也無法被譽為一個“賢”字。男人當中無擔當之家主,女人當中無賢良之家母,這個賢德妃的稱號,怎么聽,都是一種暗諷。
賈元春她就是一女官,說白了就是給皇家打工的高級白領,女史是專門負責掌管皇后禮儀或書寫文件之類的女官,尚書則比女史更高級一些,但也是宮里掌管文書奏章的官而已。大概就是,賈元春先是負責后宮的書寫文件之類的工作,后來被放在皇上身邊,掌管文書奏章。一個女官,突然被皇上寵幸,加封賢德妃,而不是直接封為妃子,這已經暗示了賈元春只是皇上的一枚棋子而已。
如果賈元春確實得寵,即使她不幸駕崩,皇上也不會立馬對賈府下狠手。畢竟,賈府的老少爺們,不過是淫樂、奢靡而已。賈赦、王熙鳳們犯下的罪責,雖然夠判刑了,但若皇上不追究,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兒”。
由此可見,元春的身份地位,看著榮耀顯赫,實則就是任人擺布的棋子。所以,她在宮中的日子,如履薄冰。這也是為什么,唯一的一次省親之時,她不顧形象地面對親人幾次落淚的原因之一。她大概知道自己不是因為得寵而成為妃子的,也可能預感到好日子不會太長久,因此,她急急的,想通過自己的身份地位,將薛寶釵內定成為賈寶玉的妻子,她奢望余威還在時,為家族做更多一些的事情。可惜,她只是個虛設的、沒有任何實權、又不得寵的妃子。
書中雖然沒有正面描寫過賈元春的不得寵,但從太監傳賈母、賈政等人進宮謝恩,后又經常來王熙鳳處打秋風這些細節,便可知賈元春在皇上眼中的地位了。與其說,元春是賈府的最大政治靠山,不如說,她是皇上用來徹底擊垮賈府的一顆棋子。《好了歌》已經告訴我們,你以為這盛世的繁榮富貴、高官厚祿、情欲歡愉,都是好的,而那些衰退、死亡、落敗、斷情是不好的。實際上,繁榮富貴、高官厚祿、情欲歡愉的背后,就是衰退、死亡、落敗。即使看似高高在上的元妃,到頭來,也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文/費漠塵,針對文中的闡述,屬個人觀點與感悟,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圖片來源紅樓夢劇照,感恩!
更多原創文集,歡迎閱讀和收藏:
紅樓舊夢(此文集收錄漠塵解析關于紅樓夢系列文章)
塵品紅樓(此文集收錄漠塵解析紅樓夢文本系列文章)
塵鎖紅樓(此文集收錄漠塵關于紅樓夢系列解讀文章)
塵鎖西游(此文集收錄漠塵關于西游記系列解讀文章)
讀金瓶梅(此文集收錄漠塵關于金瓶梅系列解讀文章)
塵夢無痕(此文集收錄歷史故事及歷史人物解讀文章)
塵夢留痕(此文集收錄漠塵古詩詞及民國人物解讀文章)
塵眼世間(此文集收錄兩性情感、愛情故事及各類雜文)
寫作讀書(此文集收錄寫作技巧分享及推薦書籍讀書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