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節目模式分析

如果快速瀏覽目前國外美食節目的成功樣本,例如《top chef》、《拜托了冰箱》、《Finest

restaurant》、《GOCHI》、《My mum

cooks better than yours》等,我們可以看到節目成功的經驗大致如王丹老師在《舌尖上的流行形態——全球熱播美食節目綜述》一文中所提出觀點類似,歸納一下有2條:

1)這些節目在在美食這個概念上都做了一定的延伸。

美食本身作為大眾日常生活必備的一個部分,是一個群眾基礎很好的話題,但也因為其觀眾群體的普適性,所以在內容的深度和故事性上做出一定的差異化,才顯得尤其重要。美食節目的起步通常是類似于《天天廚房》的模式,通過教學來讓大家學習如何做菜。可當菜譜已經可以通過搜索引擎輕易獲得,下廚房等菜譜類app已經具有廣大的用戶基數,如果僅僅以實用教學作為節目買賣點,那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大家的口味。因此,節目通常會在食物本身、做菜的人、吃菜的人這三個主體上做一些衍伸,美食也可以是:個人夢想、情感紐帶、社交活動、生活方式、商業模式、文化符號、時代縮影。

國外競賽類的例如《頂級廚師》、《廚王爭霸》強調廚藝,體現的是熱愛美食的人對于專業的孜孜不倦的追求。《my mum

cooks better than yours》在競賽之外,其實是對母親與孩子之間關系的一種側面體現,也是對人們經常提起“最好吃的就是媽媽做的菜”這類大眾集體記憶的一次共鳴。《拜托了冰箱》一方面用明星元素吸引目光,但也以冰箱作為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群體的生活狀態,且用15分鐘的競賽設定,回應了“目前生活節奏快,我們需要的菜譜不是一兩個小時的煲湯,而是到家15分鐘就能搞定的美味”這樣一種目標觀眾群體——年輕人的訴求。

而國內的節目模式也很有特點,像《中國味道》這樣的節目,則從家傳美食來作為切入口,滿足大家在標準化餐飲之下的小眾需求,正符合目前私房菜館、家宴流行的趨勢。而《舌尖上的中國》系列,雖然不是綜藝節目,但它從地方文化的角度,將氣候、人文等與美食進行了結合,讓觀眾“食其然且食其所以然”,了解到一些古老的中華民族處理食材的方法的真正起源。

2美食是原料的話,那么做成一道視覺盛宴,則需要游戲、真人秀、明星、競賽、商業策劃等等元素作為佐料加入其中

美食雖然本身受眾基礎廣,且有可以讓其內涵發揮的空間。但從節目制作的角度上,要讓人們不是去看美食雜志、不是瀏覽美食網站,而是真正坐下來看一檔有色無味的節目,則還是需要回歸視頻節目的本質,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說好一個故事。

這一點上優秀的模式都值得學習,在《Recipe to Riches》和《中國味道》中,其實都有Homemade recipe家傳菜譜/自制菜譜的元素,但《R2R》節目中,在選手向評委講述的過程中,都會有對應的視頻鏡頭讓大家感受到這道菜譜的由來,如果是一道做給朋友們吃的招牌點心,那就會對應出現朋友們聚餐的畫面;而對應《中國味道》,通常仍然是由參賽選手用話筒直接講述這道菜譜的由來,其實有的故事情節未必遜色于《R2R》,但由于講述手法單一,無法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樣,對比《拜托了冰箱》和《誰是你的菜》、《你看起來很好吃》,類似的點都是開明星的冰箱,有訪談及做菜的部分。但其中MC搭配及訪談的功力、廚師是否各有特色且相互配合(例如組CP),就決定了節目的反響層次不齊。在何炅、王嘉爾主持的中國版《拜托了冰箱》中,主持人配合默契、訪談有笑點有爆料,6個廚師MC話題參與度高,且各有個性特點,甚至節目在初期對于美食制作過程表現不足的問題,也在之后得到了改善。而日本美食《GOCHI》,因其固定的特別的游戲設定和人員搭配,再輔以吃遍日本豪華餐館的流動性故事,也是值得學習的模式。

在限娛令之下,大家都在尋找素人綜藝的突破點。相較于才藝表演門檻高、戶外游戲真人秀素人缺乏關注點,美食節目則天生自帶一些吸引力,如果可以在環節設置和節目制作上增加綜藝感,“美食+素人”會是有潛力的一個組合。并且,美食節目這個類別,通過《拜托了冰箱》等節目的引進,已經獲得了一定的關注度,之后的美食節目,也能一定程度上從前期的積累中獲益。需要做到的,是在節目設定上做到差異化和新意,且打破中國節目中參與嘉賓“綜藝感”缺乏的限制。

除去以上兩點之外,在美食節目中一個新的趨勢是,在互聯網服務如此流行的時代,美食節目的盈利模式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除去傳統的廣告收入和調味品/廚具贊助外,衍生品發布渠道已經廣闊了許多:贊助品類擴展到與美食相關的服務平臺;菜譜可以同步在下廚房或其他社交平臺上發布;T2O模式可以將注意力導向線上電商或線下實體;廚師個人形象的塑造有巨大的后期商業價值可供挖掘(出書、衍生節目、個人品牌等等)。而好的模式應該在節目設置中為這些商業拓展留下靈活的空間。在這一單上,《Recipe to Riches》、《拜托了冰箱》都是其中較好的范例。

綜上,在商業和藝術上同時成功的節目基本具備了三個要素:恰當的內涵延伸、故事化的節目表達、靈活的商業拓展空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