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新婚第二天,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新生活籌備。她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到自己新生活的建設中了。
立春讓楊亞飛用幾塊木板釘了一個木頭架子,自己和亞麗用白紙前后左右地把架子糊上,靠在西墻上。等回了門以后,就上縣里藥材公司批些常用藥回來,在家里開一個小小的私人診所。桂家村的村民求醫問藥并不是太方便。白天,各個隊的鄉親都要去村衛生所集中求醫。晚上的時候,有醫生的隊還好,醫生們私自在家也都打打針賣賣藥,雖然主要目的是為了自己賺錢,但確實給鄉親提供了不少方便。沒有醫生的隊可就難了,許多時候,村民都是趕著馬車帶上病人去別的隊看病或者把醫生接來。九隊剛好就沒有醫生,晚上有人病了的時候,都是去十隊尋醫。立春瞅準了這個機會,結婚之后立刻著手進行安排。九隊人口眾多,巴不得有可以求醫問藥的方便去處,再者立春在衛生所已經創出了名氣,大伙兒也無需擔心安全問題。
院子里的鵝棚又重新搭起來。白天,楊亞飛兄妹一起趕著鵝群去西大溝放養,然后由一個人看著,另一個人要去更遠的地方挖野菜。鵝子們太能吃了,西大溝的野菜幾乎吃完了,晚上餓肚子的鵝會嘎嘎地叫個沒完,聽著都心煩。所以,家里在晚上會給鵝子備上一頓玉米糠摻玉米面拌野菜,這樣鵝子才能安安靜靜地憩息在鵝圈里。
立春的婚假沒幾天,尤其是婚前張羅已經占了不少時間了,衛生所那邊要求她盡早過去上班。因而她沒時間幫助楊亞飛兄妹管理鵝子,只是抓緊時間把自己的小藥房完善了一下,各種常用口服藥品,針劑以及外用藥物膏貼等一應俱全,并承諾凡打吊針者均可上門服務,沒有現錢的都可賒賬,秋后賣了糧再還。消息傳出去,可樂壞了九隊的鄉親,當晚就有不少人跑來楊家打探情況。立春笑臉盈盈,熱情接待每一位來訪者,嬸子大娘,大舅大哥,認了一圈親戚。在農村,同隊的人們都會以各種七拐八拐的途徑攀上親戚,扯上關系,誰不管誰叫點兒啥那顯得可就生分了。不知是什么來由,楊亞飛的輩份在隊上出奇地大,立春瞧著一個個糙老爺們叫她老嬸兒或妗母,一個個半大孩子叫她五奶或舅奶,就又是惶恐又是好笑。只是,攀上了親戚以后,大家的關系仿佛近了一層,從前完全不認識的或僅僅打過照面的仿佛一下子就熟絡了起來,尤其是女人們,坐在立春屋里東一耙子西一掃帚地閑聊,誰都不愿意走。
楊家娘幾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以后,注定這個家就會成為半公共場所了,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默默無聞了。這是一個好的開端,是一個熱火朝天般的開始,是一個有著光明前途的開始。四口人的地,兄妹倆的副業,加上立春的小診所,試問誰家還能有這樣好的發展局面?恐怕用不了幾年,就會有人眼熱了吧?
晚上,勞累一整天的楊亞飛總是會跳進白天曬好的一缸溫水中洗個澡,然后趁著夜色的美好靜謐,在立春身上貪婪地索取。他有一把子使不完的力氣,就算再累也舍不得放棄這初嘗的夢幻的芳香醉人的入骨纏綿的樂事。立春寵著他,由著他,完全以他的感受為首要,完全以他的滿足為滿足。這是屬于他們自己的青春的歡樂,這是他們二人的私密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他們是合二為一的,他們的心靈通過肉體那樣的親密接觸而更靠近,更相通。每次結束之后,他們都會摟在一起,悄悄耳語。他們探討致富之路,講述白天發生的趣事,分析某些事情的原因,也會說情事之后的感受。有時候,立春也會講些文化知識,她希望可以通過這樣耳鬢廝磨的方式讓楊亞飛的眼界更寬一些,思想更開放一些,看得更遠一些。
他們的新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白天,立春還是到衛生所去上班,中午,則去離得較近的娘家吃飯。周山夫婦知道女兒婆家的日子不好過,嘴上不說什么,但把家里的好伙食都移到中午來吃,晚上反而是隨便對付一口,這跟以前他家的生活方式可是大調了個兒。立春何等聰慧,如何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嘴上并不多說什么,心里卻暗暗發誓,一定要盡快把日子過出個樣子,將來,一定要讓爸媽以自己為榮,并且,一定要好好照顧他們,以報養育之恩。
開頭,立春不肯回娘家吃午飯,總覺得嫁出去的女兒不該總回娘家討擾。但在周山的授意下,立夏天天去衛生所接她回來吃飯。立夏也難得有這機會可以出去放放風,又想念嫁為人婦的姐姐,天天準時報到,扯上立春就走。
“姐,你就回家吃吧,爸和媽都想你,那倆小東西更想你呀。你想想,就算你中午騎車回家,那么點兒時間,你能幫上他們什么呀?你不回去,人家娘幾個可能就對付一口,你一回去,你婆婆咋也得琢磨給你炒個菜,你反而增加了他們的負擔了,是不是?”
立春想想,可不真是這個理兒。再者,回到娘家吃飯,爸也不顯得不高興,有時候還給自己夾肉,有時候還會嘮起過日子的話題,給她些個建議和經驗之談,心里也就慢慢放下了。有時候,和小弟小妹一起玩耍,幫媽媽做點簡單的活計,瞬間竟會忘了自己已經嫁做人婦,還以為自己是小姑娘的周立春了。
只是,立夏又要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