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朋友現在六歲半,對畫畫充滿了熱情,連堅持的未來理想職業都是與藝術相關聯的,從三歲半到現在一直堅持自己長大成為服裝設計師的理想,從未改變初衷,堅定得很。
其實在她最開始并沒有對畫畫顯露出那么大的熱情。偶爾涂鴉幾筆,就玩其它的去了。
一兩歲只是無目的的亂畫,抽象地很。
到三歲開始有意識畫點東西出來了,雖然別人看不出,媽媽也很難猜出是什么,一般都需要她進一步解釋她的作品,才恍然大悟有那么多細節。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會做很多手工,讓孩子們粘貼,也會讓孩子自己選擇蠟筆涂鴉,所以經常會見小人兒放學后拿出她的作品來給家長欣賞。
圖片發自簡書App
記得那時有個同齡孩子的媽媽偶爾會在朋友圈發自己孩子的畫畫作品,我頓時驚為人天,孩子細膩的觀察和稚嫩的筆觸讓整個畫作生動靈氣,充滿了寫實和想象力。而自家的孩子還處在亂畫的階段,不知所云。當然每個孩子的狀態不同,我只是很羨慕有孩子在藝術方面提前展示出天賦和濃厚興趣,發現孩子因為喜歡畫而創作出來的作品真是不可思議。
或許受同伴影響,慢慢地她也越來越喜歡畫畫,拿出來的作品有點畫的樣子了。
其實對于她畫成什么樣子我無所謂,最重要她是否通過畫畫能讓自己愉悅、享受整個畫畫過程才是我關心的重點。而且在同時,我也不希望成人過多地干擾孩子畫畫的狀態和感覺,少教少指導為妙。好在孩子所遇到的老師們都深諳此道,從來沒有過多干涉過孩子畫什么,很好地保護了孩子在畫畫方面的自我發展與靈性。
就這樣慢慢發展著,她越來越喜歡畫畫,時時刻刻只要有點時間就要畫畫。通過畫筆,在她自己的世界里遨游。
開心了畫,傷心了畫,生氣了也畫。好像畫畫可以讓她的情緒自然流淌一樣,畫著畫著就心平氣和了。
雖然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繪畫敏感期,就像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也是超級愛畫畫,控制不住地要畫畫,但持續的時間并沒有我的孩子那么久,畫畫頻率也沒有那么高。
不知道她是天生就愛畫畫還是有后天引導成分,回顧這幾年在她畫畫時我和她爸爸的反應,或許也能找到一點外界環境影響她興趣的影子。
對于保護孩子畫畫的興趣和靈氣,或許有以下的一點影響:
1、身體力行,帶著孩子玩藝術
說到藝術,好像很高大上的樣子。但在我看來,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藝術大師。不需要橫向對比,只要縱向對比就好了。
說到底,我們生活中處處蘊藏著藝術的影子,只要培養自己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你就有發現美的眼睛。而這個能力需要你愛上藝術,享受這個領域帶給你的樂趣。不管音樂、舞蹈、繪畫還是手工,我們先天都有這種能力,只不過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人慢慢遺失了。
我自認為在繪畫、手工這方面是欠缺的,但自從有了孩子之后,偶爾也嘗試一下自己動手畫一畫、做一做。孩子小時,更多的是她看我做或者幫著打打雜。
等她再大一點,自己畫的好一點了,我有空時就跟著她一起畫。偶爾也會給她“抱怨”一下我自己的畫畫水平太糟糕,不會畫。這時同情心強、好為人師的小人兒就會自告奮勇一邊畫一邊來教你了。
2、不干涉,零施壓
凡是能夠成為興趣的,驅動力一定是來自于內在。一旦有外在的因素過多干擾,變成一種強制性的要求后,或許這個興趣就會因為外界的干涉而變得乏味。
所以在畫畫這是件事情上,我們全家都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平臺會給你搭建好,條件會積極為你創設,但至于你堅不堅持畫是你自己的事情。這種觀點小人兒從小就知道。
她爸爸甚至經常會在她癡迷畫畫的時候插一杠子,讓她不要畫了,總是畫來畫去有什么意思?這倒好,反倒激起她畫畫的熱情,覺得能畫畫實屬不易,找時間一定要畫起來才開心。
3、注重品畫,成為拍手叫好的那個人
整個畫畫過程小人兒是非常享受的,因為這份快樂她急于跟人分享,所以畫完后總會找到大人,給大人展示她的作品。
我經常會很驚喜,發自內心地去欣賞她的每一幅畫,常常驚嘆于孩子的靈氣。也會非常有興致地請她給我解讀她的畫,看我興奮欣賞的表情,她也蠻有成就感。
到后來,她的畫越來越細膩,內容越來越豐富,講起來細節很多,雖然有時候也覺得一幅畫要聽好久的故事,但轉念一想,她不僅享受了畫畫的樂趣,還鍛煉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兩得,挺好。
4、開拓眼界,豐富藝術視角
孩子六個月的時候就去金寶貝上早教,當初報課其實只有一個目的——那里小朋友多、理念不錯,可以借助那個環境多爬多玩,雖然年紀太小還不能做到與其它孩子的互動,但總比在家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事物要多很多。于是就這么堅持了兩三年。那里有藝術課,老師帶著一群小屁孩感受不同的美術材料,倒是蠻好的。
一歲半的時候,我非常喜歡韓國創藝寶貝的理念,不教授,只是帶著孩子玩,跟金寶貝差不多,但更專業于美術,用各種五花八門的材料讓孩子愛上玩藝術。試聽了一節課后,孩子超級喜歡,于是果斷報名。只不過那時她還不怎么會講話,等了一年之后才開始上課,孩子一直非常喜歡,每節課使用的材料都不盡相同,純屬在玩。
再后來又跟著從創藝寶貝出來的美女老師上課,她的理念也是如此,不教授,只是讓孩子自己學著觀察,自己創作。因為老師美術功底深厚,又特愛研究兒童繪畫教學,不怎么教技法,只是設計主題讓孩子們自由發揮,所以你會發現畫出來的作品每一幅都超有靈性和個性。
這個跟孩子喜歡畫畫也有關聯。因為刺激多了,慢慢對色彩的敏感度有所增強,每當畫出一幅作品,大人們都很欣賞時,她的自信也因為畫畫而提升了。
5、注重創意,鼓勵獨特性
畫畫是一個很個人的事情,主要是通過畫畫來抒發個人感情,表達內心想法。我最怕看到千篇一律的畫法和圖案,所以對于那種教授專業繪畫技巧的兒童美術班都比較排斥。
我想真的要送她去學習專業畫畫,一個條件是她上了初中,抽象思維發展得比較好時;還有一個條件是到那時她依舊熱愛畫畫,自己也想進一步提高。一旦教了技法,幼年時的那種充滿靈性的亂畫、滿眼的想象力就會慢慢消失,變得規規矩矩、有模有樣。雖然看起來很專業,但缺少了一點趣味性。
我還是希望她能天馬行空地畫出她自己的世界,無需太多規則和要求。只需要遵循自己內心,把亂畫當成樂趣、當成一個讓自己開心滿足的工具就好了。
所以,我和她爸爸最經常鼓勵她的話就是希望她跟著心走,畫自己的東西,而不是習慣性跟著別人的思維走。不過對于一個月水瓶的小人兒來說,創意對她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尤其是她自己平時在家按照自己的主題畫的畫,總是充滿了她自己的風格。
后來慢慢她開始自己創作屬于自己的繪本,自己裁紙、訂裝,設計封面、扉頁、封底,畫畫、編故事都是她,唯一不會的就是寫字,讓大人代勞。
6、隨機玩樂、畫畫也就是個玩兒
到現在,孩子都認為畫畫是最好的玩樂方式。當她需要放松時就會畫著玩,當她無聊時畫畫也是最好的玩伴~~~~這個媽媽倒是很省心,忙時只要給她一支畫筆一張紙,整個世界就超級安靜了。
撿了一地落花,我們這樣玩
買到一盒身體畫筆,我們這樣玩
無意中發現家里剩的皺紋紙,我們這樣玩
最后發展到她在大班時都可以自己設計環保時裝秀所用的服裝了。
7、引導觀察、鼓勵畫生活中的事物
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這話一點兒不假。小人兒本身就是個很細致很關注細節的人,稍加游戲式的引導,她觀察事物的能力就越發的好了。等她五六歲時我們會在休閑的時候帶著畫本外出去玩,如果她有興趣,就隨時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畫出來。甚至在家她都可以看著實物嘗試畫畫。
8、畫畫除了帶來快樂,還有實際好處
小人兒除了超級愛畫畫,其實也喜歡其他的東西。比如鋼琴她也蠻好奇,希望好好學學。媽媽有空在家就像模像樣地教上一教。為了讓她認真對待,要求她叫媽媽老師,還要交學費。沒有學費交,那就用畫抵償學費。這樣一來,畫畫更有興致了,她發現畫畫還是蠻有價值的。
她的畫實在太多了,幸好我在朋友圈放一點她的作品,就截了一些圖,可以看到不同日期的畫。這些畫陪著她成長,帶給她更多的快樂。
其實她喜歡畫畫,一直保持那么高的熱情,我感覺也沒刻意做什么,只不過下意識的一些行為舉動會多多少少影響到她。也希望不管畫得好壞,都能夠一直享受畫畫帶給她的快樂。這就足夠了,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