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春樹的《當我在跑步時,我在談什么》半年前才買回來看,為什么會這么晚才拜讀這位最能跑的作家的書?說不上來,大概內心總是有點自己的小想法。
?近來留心,慢慢發現自己一天一月或一階段的計劃真的多數是在跑步中得來的,當然也不全是計劃,也有稀奇古怪的想法、有對童年的回憶、更有對日常生活的自我開解,有時候難過到極致更是化淚水為力量隨音樂狂奔十公里,然后面對那些焦灼笑笑,依然變回那個淡定自若的我,天下誰人不辛苦?
?長跑有大把時間去胡思亂想。5公里以后,步伐氣息調節到自己舒適的節奏,大腦進入到無識狀態,這種感覺類似于瑜珈練習中的冥想狀態,半清半醒專注而無旁念,不同于瑜珈冥想的是這是動態中的冥想,我覺的也可以叫被迫放空,放空塵念!所以有跑者說:跑步是一種修行,修身、修心、修性!沒有長期堅持跑步的人認為跑者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毅力。做為一個跑過幾年步的人的真實想法是這樣的:去你的毅力!每次跑10公里以上都累的半死不活在最后2公里時特別想放棄,每個寒風刺骨的冬晨都想多睡會,每次忙了一天只想來個葛優躺…我有一千個理由不想跑,卻只有一個理由讓我堅持下去,那就是那一到二小時的放空狀態以及因之而更積極的心態!古語云:天將降大任于思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言此語者是對自身不得志的開導,可從跑步的角度理解應是身體上的虐及挑戰獲得精神上的高度自我認可,使其恢復信心永不言棄!人是物質精神的綜合體,現代社會某種程度上正面的心態更重于日日錦衣玉食,這也是體育精神的核心,更是放之萬事而皆準的道理。跑者一旦有這種精神上的收獲,堅持不懈便簡單多了。他們絕非吃飽沒事邁開兩腿簡單消耗能量,精神上的愉悅才是真諦。
?跑著感悟了前進的方向,樹上春樹說:我說起每天都堅持跑步,總有人表示欽佩:“你真是意志堅強啊!”得到表揚,我固然歡喜,這總比受到貶低要愜意得多。然而,并非只憑意志堅強就可以無所不能,人世不是那么單純的。老實說,我甚至覺得每天堅持跑步同意志的強弱,并沒有太大的關聯。我能夠堅持跑步20年,恐怕還是因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覺得那么痛苦”。近似白話的表述卻是至理!百人百性,每一種運動方式的選擇都是起于激情持之性格,有人天生喜靜瑜珈也許是更好的選擇,有人耐力持久長跑則為更適合,隨心隨性方可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