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1
一次下班路上,車輛擁堵,我的車也被迫減速到0,突然聽到吱的一聲,我意識到“我的車被劃了”,“我的車不動,所以完全是對方的錯”,但是我推測應該不是很嚴重,就把車開走了,而不是下車找說法。
2
就在兩周前,母親在縣城大藥房拿藥,吃了一周后,臉部眼部紅腫,體力下降,身體也不舒服,起初我們覺得她只是不知道對什么過敏。后來媽媽打開藥的說明書,才發現這個藥,心臟病患者是不能吃的,而拿藥的小姑娘卻沒有提醒這一點。停藥一周,母親的臉還是有紅腫,她去藥店反映問題,只是說了說,卻被店長偷偷把收據留下,給了一點抗過敏藥了事。母親到現在還是沒有恢復,怕是對身體有更加不好的影響,于是想追究,但是收據已被她們拿走,找理也找不回來。其實,一開始我們應該帶她去找說法,但是卻因為“怕事兒”,導致因為媽媽警惕性不高,證據被拿走。
3
我為什么會“怕事兒”?連自己的正常利益都不敢去爭取?
我想弄明白這一點,不想老老實實的接受這個社會的不公了。
首先,嘴笨,沒自信爭執過人家
其次,是因為沒后盾。總覺得自己沒靠山。
還有,一直都平穩的過日子,從不想和他人爭執。想象到和對方爭執的畫面,不喜歡自己那個樣子,感覺沒有素質。
4
那我以后遇到這種事,還會選擇怕事兒嗎?不會,這是現在的選擇。不能“怕事兒”,“怕事兒”就是選擇委屈自己,委屈自己沒什么,委屈了家人,就不應該容忍了。
5
那我應該怎么處理類似事情呢?雖然我也不太清楚,但最起碼在自己有理的時候,心平氣和的和對方討理,就算失敗了,又怎樣,沒討到理,但我試過了,也沒有丟掉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