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最重要的主題——你會反復看到的一個主題——就是學會怎樣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戰作為你學習的機會。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變自己對犯錯誤的任何負面觀念,這樣他們才能為魯道夫?德雷克斯所說的“不完美”樹立榜樣。下面的“矯正錯誤的三個R,是樹立“勇于不完美”榜樣的一個絕佳的方法。
矯正錯誤的三個R
- 承認( Recognize )“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 和好 ( Reconcile )“我向你道歉"
3.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當我們把犯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么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如果我們把犯錯誤看成一件壞事,我們會傾向于覺得自己無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會為自己辯解推托、輕下判斷或者好批評——既對別人又對自己,另一方面當把犯錯誤看作是一個學習機會的時候,承認錯誤就好像變成了一次讓人興奮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從中學到些什么”,自我原諒是“矯正錯誤的三個R”中第一個R(即承認)的一個重要因素。
你注意過當我們愿意道歉時,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諒我們嗎?你曾經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如果你說過,孩子是怎么回應的,我在世界各地講演時多次問過這個問題,聽眾的回答都是一致的。當大人誠懇地道歉時,孩子們幾乎總是會說:“沒關系,媽媽了或爸爸(或老師),”孩子可能在一分鐘以前還對大人的不尊重行為感到生氣和憎惡(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應得的),而一旦大人說一句“對不起”毫不猶豫的原諒了。
“矯正錯誤的三不R中的前兩個—承認與和好―為第三個R(解決問題)營造出一種積極的氛圍。在充滿敵意的氣氛中試圖解決問題絕對不會有好效果。
正像大多數成年人和孩子—樣,即使我很明白應該怎么做,可有時卻不一定能照著去做。作為一個人,我們很容易被情緒左右而失去正常的理智(倒退到“爬行動物大腦”的控制),這時,我們會不假思索的作出反應,而不是深思熟慮的行為我深深喜愛正面管教原則的―個原因就在于,不論我犯了多少錯誤,也不論我的錯誤造成了多少麻煩,我總是能回歸到正面管教原則上來,從我的錯誤中學習,清理我造成的麻煩,而且能讓事情變得比我犯錯誤以前更好。
因為我犯過那么多的錯誤“矯正錯誤的三個R”就成了我最喜愛的概念之一。我自己就有一個“標志”性的案例.有一次與我對 當時只有8歲的女兒說:“瑪麗,你是一個被寵壞了的淘氣鬼”(這聽上去像是和善、堅定、尊嚴和尊重嗎?)
瑪麗對“矯正錯誤的三個R”已經很熟悉了,她反駁我:“哼,待會兒你可別來說對不起.
我完全出于反應回答道:“你不用擔心,因為我肯定不會。”
瑪麗跑回自己房間把門摔上了我很快恢復到了理性大腦的狀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并到她房間去道歉。她還在生氣,沒有準備好接受我的歉意,她手上捧著一本早期版本的《正面管教》正忙著用一支大號的黑色記號筆在書上畫著下劃線。我從她的肩膀上看過去,看到她已經在書白上潦草地寫了兩個大字:“騙子。”
我離開她的房間時想:“哦,老天,說不定哪天就會有另外一本《我最親愛的媽咪》暢銷書上市”我知道,我犯了一個大錯誤。
大約五分鐘后,瑪麗朝我走來,怯怯地抱住了我,說:“媽媽, 對不起 ”
我說:“寶貝兒,我也對不起你。事實上,當我說你是被寵壞了的淘氣鬼時,我自己就是。我因為你管不住自己的行為而生氣,可我自己也沒管住我的行為,真的非常對不起。”
瑪麗說:“沒什么的,媽媽,我剛才的行為是像一個淘氣鬼,"我說:“呃,我知道是我的行為激怒了你,氣得你那樣做的。”瑪麗說:“呃,我知道我做了什么。”
我一再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當大人為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沖突(而且,任何沖突都至少是在兩個人之間發生的) 承擔起責任時,孩子們通常都愿意仿效大人作出的榜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當孩子們有承擔責任的榜樣時,他們就會學著承擔責任。
幾天之后,我無意中聽見瑪麗在電話中對她的朋友說:“哦,黛比,你怎么這么蠢!”瑪麗隨即意識到自己說了什么,并且趕緊說:“對不起,黛比。當我說你蠢時,意味著我蠢。”
瑪麗真正吸收了“矯正錯誤的三個R”原則,并且懂得了犯錯誤其實是很好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