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行知《我的教育信條》有感
所謂信條,就是信仰并遵守的準則。作為一名教師,我的信條是什么?在剛踏上教育崗位的時候,心中上就默默的寫下了自己的行為準則,在認真拜讀陶行知先生的信條后,欣喜地發現在諸多信條之中,有一條是那樣的熟悉-------------我們應當做改造鄉村生活的靈魂。
還是在兒時,我的老師就在我心中播下了一棵種子,一棵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這棵種子在老師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里,生了根,發了芽,長大了。今天,它終于結出果實――我成了一名教師。
一說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有人就會在心里隱隱約約地說:教師,太平凡了。是的,教師人是平凡的,但事業是偉大的,因為他們從事的事業是默默奉獻,我為能從事這樣的事業而自豪。當我登上那講臺,不應當是舞臺,我似乎覺得兩側的紫色帷幕正緩緩的拉開。最富有生氣的戲劇就要開始了,最令我興奮的是這戲劇擁有一群忠于自己的角色的演員――我的學生們。
當我真正走上三尺講臺,那是二十二年前,真實面對那一張張鮮活的笑臉,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的時候,我才知道想讓所有的難題成為樂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
現在我就教于一所農村小學,經濟落后,重視教育不夠,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學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所花的時間,精力可想而知,每當我批改完當天的最后一本作業的時候,當我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個教師不難,難的是做一個好教師。
?為了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好教師,為了孩子能夠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首先做好榜樣,身體力行。
師德者,人類之大德也,師德乃眾德之本也。無德之師,難以造就有德之生,無德之師,難以成就有學之業。教師要塑造別人的靈魂,首先要純潔自己的靈魂,鍛煉自己的品質,我記得這樣一句話: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俗話說: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樣子。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它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處處為學生做榜樣,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為人上能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也只有這樣才能叫學生心服口服。修師魂,鑄師魂,以崇高的思想境界,純潔的舉止言行,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學生,啟迪學生,以自己的人格魂力為學生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