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并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并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務部門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實現復航,計劃于2017年實現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京杭大運河”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里運河;(7)江南運河。

每段的介紹

通惠河

歷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實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紀以來鐵路、公路交通發展,貨物轉為陸運,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僅有少量船只作間歇性通航。當前該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北運河

長約180公里,集水面積5.11萬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節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南運河

又名御河,長414公里。四女寺至臨清段稱衛運河,長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狹彎曲,底寬15~30米,水深約 1米,建有楊柳青、獨流、北陳屯、安陵4座船閘,可通航100噸級船舶。由于上游水庫攔蓄,兩岸農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現已處于斷航狀態。衛運河底寬30米,水深約10米,建有四女寺、祝宮屯船閘,可通航100噸級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庫蓄水,截走水源,尤當衛運河擴大治理后,航道情況驟然惡化。

魯運河

魯運河分為魯北運河和魯南運河。

魯北運河也稱位山、臨清運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選新線,長104公里,但未開挖。1960~1968年,根據引黃輸水要求,開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兩頭河段尚未開挖。

魯南運河,北起黃河,南至韓莊,長20公里,1968年雖經疏浚整治,但河道嚴重淤積,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長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個月,為季節性航道。南旺至濟寧段長27.1公里,底寬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僅通航6個月,為季節性航道。濟寧至二級壩段長78.1公里,航道順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寬50米,可通航100噸級船舶。

中運河

二級壩至大王廟段原來是走韓莊、臺兒莊一線。1958年在江蘇省境內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經徐州市北郊通過,至大王廟與中運河匯合。大王廟至淮陰段仍循原來河道南下,長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經 分段拓寬,航道一般底寬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噸級以上拖帶船隊。是為徐州煤炭南運主要線路。

里運河

全長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屢經整治,航道底寬一般達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噸級拖帶船隊。年運貨量1500萬噸左右。

徐州藺家壩—淮陰—揚州邗溝被稱作蘇北運河,全長404千米,縱跨徐州、邳州、宿遷、淮陰、揚州等11個縣市,溝通了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高郵湖等水系,是京杭運河上運輸最繁忙的河段?;窘ǔ啥壓降溃蔀榫┖歼\河上等級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駛2000噸級的船舶。當前有蘇、魯、滬、浙、湘、豫等十多個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貨運量可達3億多噸。徐州段最大通過量已達5500萬噸船舶噸位,其中貨物通過量達3500萬噸。

揚州六圩口—鎮江諫壁—常州—南潯,全長224千米,貫穿江蘇的揚州、常州、鎮江、無錫、蘇州等縣市,溝通了長江、太湖水系,與上海、浙江等周邊地區的省際河流相連。當前有蘇、魯、皖、滬、湘、鄂、川等13個省市的船舶在該段運河上航行。截至2010年,航道全部達到四級標準,可通航500噸級船隊,年貨運量已超過1億噸,超過江蘇境內長江航道的運量,相當于滬寧鐵路單線貨運量的3倍。航行船舶的密度超過了德國的萊茵河,是京杭運河上運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剛建成的諫壁船閘日均船舶通過量已達10萬噸以上。

江南運河

自長江南岸六圩—鎮江諫壁口經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平望至杭州。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條航線,即東、中、西線,如以東線計算,全長323.8公里,大部分底寬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噸級船舶,年貨運量達1600余萬噸。

浙江段(南潯—杭州),全長120多千米,溝通了太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分為東、中、西三條路線,一般以東線代表運河的位置,河道狹窄、彎曲,終年可通機動船舶。當前可通行300噸級的船舶。將京杭大運河拓伸至浙江省東部的寧波港,將為中國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乃至內河航運的繁榮帶來契機。規劃中的杭甬運河長240余千米。位于杭州灣南岸,縱貫錢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線按四至五級航道標準設計,年通過能力將達4000萬噸。使其成為國家北煤南運的黃金水道,南水北調的大動脈,還極大改善和推動了沿河的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對確保農業的穩產高產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證作用,綜合利用效益明顯。

京杭大運河最南端位于杭州拱宸橋,并在橋邊立碑,該橋是一座三孔的拱橋,初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F存橋為清康熙時重建,全長138米,寬6.6米。石砌橋墩逐層收分,橋面兩側作石質霸王靠,氣勢雄偉,下面各有兩個防撞墩,防止運輸船只撞到橋墩。該橋位于杭州市運河文化廣場,它坐落在杭州市拱墅區橋弄街,橫跨于古運河之上,是杭州古運河終點的標志。

古代開挖的運河

(1)古江南河——開挖于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蘇州和揚州間的水道,它是中國開挖最早的運河。

古江南河,吳國在闔閭、夫差時期(前514~前473)在太湖地區陸續開鑿的運河之一。水出吳都平門(今江蘇蘇州北門),西北行,穿巢湖(今漕湖)、過梅亭(今江蘇無錫東南梅村)、入楊湖(今江蘇常州、無錫之間)、出漁浦(今江蘇江陰利港)、入長江而抵廣陵(今江蘇揚州蜀崗)。吳都以南,于今海寧境內開“百尺瀆”會古錢塘江,以運送糧秣。古江南河和百尺瀆,系江南運河的前身。

(2)邗溝——開挖于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長江與淮河水系。

邗溝是聯系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作為最早見于明確記載的運河。又名渠水、韓江、中瀆水、山陽瀆、淮揚運河、里運河。邗溝南起揚州以南的長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3)靈渠——開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時,由史祿負責興修,溝通了湘水和漓水。這條運河連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間溝通,以后歷代又曾多次修繕利用。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于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

(4)隋朝大運河——開挖于605年,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全長四五千里,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東北通到涿郡,東南到余杭,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在內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過浙東運河延伸至會稽(今紹興)、寧波。

從先秦時期到南北朝,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開鑿了大量運河,其分布地區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西到關中,南達廣東,北到華北大平原,都有人工運河。這些人工運河與天然河流連接起來可以由河道通達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例如從現在的北京不遠的通縣起,即可乘船順潞水由泉州渠到溝河口入海,經過一段短短的海程,再進入泒河,經過平虜渠,入漳水,經過利漕渠和白溝而入黃河,進入汴渠上游,沿蒗蕩渠而下,由潁水入汝水,再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漢水,入楊口渠,入長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達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長江達巴蜀,以通西南。這四通八達的水道為后世開隋唐大運河奠定了基礎。 [1]? 大業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煬帝動用百余萬百姓,疏浚之前眾多王朝開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運河。 [2]

隋唐大運河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華北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5)元——開鑿了從山東東平到臨清的會通河。后來又開鑿了從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這就使原有的運河連接起來。

起初,會通河的范圍較小,僅指臨清——須城(東平)間的一段運道。后來,范圍擴大,明朝將臨清會通鎮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鎮)以北的一段運河,都稱會通河。會通河是南北大運河的關鍵河段。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黃河在原武(河南原陽西北)決口,洪水挾泥沙滾滾北上,會通河1/3的河段被毀。大運河中斷,從運河漕糧北上被阻。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95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6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35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1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8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4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8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4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7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6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些日子有讀者留言說,從游記來看,也大概能推測出你們住宿的地點以及行動軌跡,但我們還是希望有些更加簡潔明了的攻略。...
    小默森閱讀 1,606評論 6 13
  • 京杭大運河是杭州的必游之地。阿相就住在運河邊,他老早就告訴我們從小河直街走到拱宸橋是運河最美好的部分。因為那里還有...
    _荷包蛋_閱讀 1,208評論 0 1
  • 昨天,借和煦暖陽,跟兒子游覽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了解并感受一下京杭大運河的“款款流淌”及前世今生! 博物館詳細介紹了...
    57adef8282d0閱讀 490評論 0 0
  • 【一鍵接龍】小程序使用非常簡單,沒有說明也可以學會,自學能力強的同學可以自己去點點。有耐心學習的同學可以往下看??...
    李爽的天空閱讀 43,326評論 0 1
  • 不管他說了什么,我聽到的就是要搞清楚自己有什么,再看看自己想要去哪,我已經知道自己想做一個虛擬現實博物館解說器,平...
    小皮皮高高閱讀 164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