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班出門有點晚,急匆匆的往小區外走。
突然,背后有個聲音響起:“小伙子,能扶我一下嗎?”
回頭一看,一個花甲老人,穿著還是比較得體,沒杵拐杖,站在小區內道路旁。小區比較老,內部道路有一半都停著車,他正好站在兩輛車的中間,剛才路過沒有在意。
前后并沒有其它人,應該是在叫我。我停下了腳步,看著他,有點疑惑。
正在這時,他又開口了:“我有黑內障(也許是白內障,反正我聽著是黑內障),你能扶我一下嗎?就到前面,沒幾步路。”
他向我伸出手,腳向我的方向挪了一步,我們相聚大概4-5米,大約一輛車的長度。
這個小區外來人口不多,我在這里住了好幾年,確定之前沒見過這個老人。扶一下老人本來是舉手之勞,偏偏一瞬間想起了各種扶老人的的新聞,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承擔不起這個風險。于是正準備走過去的我停下了腳步。
“你不住這里吧,你是怎么到這里的?”我所在的位置在小區的里面,離大門至少有三四百米的距離。我想,如果一個人看不見路,他應該沒有辦法到達現在站的位置。
“我從大門摸著走進來的,眼睛不好,看不清楚。你來扶我一下,就幾步路。”
扶還是不扶?就幾秒種時間,但心里閃過了N個念頭。
“他幾百米都走過來了,現在這條路走到盡頭也就最多幾十米。應該能自己走的吧。”我心想,我確實不敢冒這個險。于是回絕了他:“我上班要遲到了,你慢慢走一下,這段路也沒車。”
走出幾步,我再次回頭看了一下,他好像是能走,又好像確實是眼睛不太靈光的樣子。偏偏前后左右也沒有其它人,忍了忍,最終我還是沒有扶他,上班去了。
后面的好多天,我一直在想:我會不會做錯了,也許真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的舉手之勞也許就能解決他的一個大麻煩。但另一個聲音又告訴我:不是我不想幫,確實是不敢冒這個險,如果旁邊能有兩個人,也許我會膽壯一點。
在良心和現實的各種險惡新聞面前,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逃避……
沒扶那個老人,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