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有沒有經歷過借別人錢和被別人借錢的經歷?有沒有還利息?
昨天晚上在寫推文的時候,一個好朋友微信我,說要準備還我錢。
一年多以前,她曾打電話管我借一次錢,做生意用,當時我給了她1萬塊錢。
然后她告訴我一共借了16個月,每月兩百利息,一共應該還我13200。
看到這個數字,我覺得好驚訝。天!竟然還有利息!利息竟然會這么多!
記得當初她跟我借錢時好像有說會給我利息,我還以為是說說玩的也沒當真,也沒注意聽她說的利息怎么算。沒想到是真的,沒想到還這么多!
我趕緊跟她說:利息怎么這么多啊,你可別自己虧錢啊!
她說:跟銀行比是高些,不過,這在借錢里面算是親情息了。
豈止是“高些”,簡直高很多倍好不好?銀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利息才1.95%,也就是一年一萬塊錢才195塊錢的利息。而她給我的利息,才一年多一點就3000多塊,高了多少倍?!
我相信沒有人借錢給朋友的時候圖的是別人的利息。但是別人如果給了利息,每個人都會很開心。
2.
我突然深深地悔恨,自己曾經的幾次借錢還錢,都沒有想到過要給別人利息這樣一件事情。
我那時候并不太懂成本的概念。當然,現在的我知道成本就是你放棄了的最大收益。
別人借給你錢,他的成本并非只是他借你的這些錢,還包括了如果不借給你的情況下他會拿這些錢去做的一些增加資產的操作中收益最高的那種情況的收益。
詳細來說,就是人家借給了你1萬塊錢,但人家本來打算拿那1萬塊錢去買一個一年9%的利息的p2p理財產品。由于他借給了你所以他就收不到這個一年9%的利息了,所以他的成本不是10000而是10900.你如果借了一年,就等于人家少了900塊錢,兩年就少了1881。
因為我們借走了他們的本金,導致他們在這一兩年之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都沒有辦法用這些錢去購買其他的價值,或者賺取更多的利息,這是不是我們給他們造成了額外的損失呢?
如果我們還給他們的和他們借我們的是一樣多的錢,豈不是在坑他們?而且通貨膨脹,你還的那些錢其實還沒人家借你的多呢,你這不太坑了嗎。。。
而你為什么要坑一個對你有恩的人呢?腦子進水了嗎?良心被吃了嗎……
這么看來借錢要還利息,簡直是天經地義。
我相信正在讀文章的大部分應該都有這個覺悟,我應該算是明白的比較晚的。
可惜啊,當年年少無知做了好多愚蠢的事情,不知不覺中不知傷害了多少好心人……現在真是追悔莫及。
3.
如果有少數還是不太理解這種做法,覺得太唯利是圖了,那么我們接下來就不談錢,單從感情的方面來算一筆賬。
一個朋友肯借你錢,這是多大的恩。有人說你想測試一個朋友對你是不是真心,就問他借錢。
網上有句話“不借錢,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人緣有多差”。往往會發現平時玩的挺好的朋友,到了借錢的時候卻各種推辭(當然真的有人是真的沒錢,但那就是你不對了,你明知道人家沒錢為什么還要找人家借,什么居心!)。
但是卻有那么一部分人,他們自己或許也并不寬裕,但是他們信任你,他們想要幫助你。他們冒著可能連本金都收不回來的風險也愿意扶你一把或者說助你一臂之力。這是多大的恩情啊!我們當然應該好好感激和報答他們啊!
所以我們還給他們的一定要是比他們當初給我們的更多的東西。這首先會讓我們自己心里好受些,也會讓他們覺得當初對你伸出援手很值得,覺得你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這個朋友值得交。
那么通過借錢還錢你們的關系就又近了一層,下次再借也會更加容易。這是雙贏的局面。
你說我這個姐們以后如果還需要錢我會不愿意借給她嗎?不可能的嘛,必然愿意十萬百萬的借啊!(前提是我得先有這么多錢o(╯□╰)o。。)
4.
借錢這個事,其實很容易傷關系的,談錢傷感情嘛。所以很多人都說不要找自己的朋友借錢,也不要借錢給自己的朋友,很容易人財兩失。往往是錢借出去(或者借到)了,但是關系也沒了。
如果借了不還,更糟糕。對于借錢者來說也得不償失,這點小錢哪能和一個雪中送炭肝膽相照的好朋友相提并論啊,得到了錢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因小失大。
對出借人來說,人財兩失,錢也沒了,朋友也沒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是雙輸的局面。
但有時候生活所迫嘛,銀行又不給力,萬不得已只能找朋友借錢,這也可以理解,誰都有困難的時候。
如果已經做了高風險的事情,就盡量降低這件事對你們感情的傷害,如果技高一籌還能反過來增進感情,那再好不過。
所以如果我們是借錢的一方,在還錢的時候一定要表達出我們的感恩,這會讓雙方的關系更進一步。
建議以不低于銀行存款利息適當給點兒利息,請他們吃頓飯,送份禮物,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不遺余力,都是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的方式。
5.
綜上,無論是從經濟成本的角度還是從感情的角度,我們在還錢的時候都是應該加上利息的。
如果你實在無法赤裸裸的談錢,那么把你的“利息”通過別的方式支付也可以啊。有很多對別人好的方式的,倒也不一定非要通過簡單粗暴的金錢,只要你的朋友買你的賬就行。
還錢的時候最好也還利息,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