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權力》這本書我是在聽了樊登老師的講書后,才開始讀的,在讀的過程中,又回去聽了樊登老師的講解,,雖然沒有完全讀完,但每一次重復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切合點特別是第一部分,很是受用。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用我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就是,權力可得;權力如何得;權力如何守;權力內化。
閱讀感受方面,最初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用組織行為學包裝的上位指南,跟大多數暢銷書的套路差不多,都是用現引入實例,現身說法,后總結上位金律,出于好奇心和對權利的的渴望,我還是讀了第一部分,果然另有玄機,然后就被迅速吸引,路轉粉,國慶大假結束閱讀到后半部分,慢慢有了有粉轉路的感覺。
本周的讀書筆記先從第一部分開始。
一、業績決定你的權力地位嗎?
本書的作者開篇直接就此問題給出的答案是,要想獲得權力、保持地位,重要的不只是工作業績,還必須引起別人的注意,并對業績的評價標準施加影響。此外,你還必須有效應對掌權者 ,需要你去提升他們的自尊。大白話就是,干得好≠權權力,干的好+提高曝光率+抱老板大腿≈權力
讓我們看看作者的金律
(一)重要的不只是業績
1、良好的業績未必能讓你保住自己有實權的職位,而表現不佳也不意味著你一定會失去工作。
2、出色的業績可能會困住你,因為老板不想失去你在現有位置上發揮的作用。
3、如果你想創建一條通向權力的道理,你要摒棄“業績本身就已足夠”的想法。
4、雇員的薪酬與他們的年齡和在組織中任期長短的關系,強于薪酬與工作績效的關系。
5、工作做得好并不能保證你獲得晉升或加薪,甚至不能保證住現有的工作。
(二)別人記住了你,就等于選擇了你
1、因此你的首要任務就是,確保公司中那些職位更高的人知道你的工作成果。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他們
2、反復曝光會增加積極影響,減少消極情緒,人們更喜歡他們熟悉的東西。
3、人民記住了你,就等于他們選擇了你。
(三)讓有利于你的業績凸顯出來
1、能夠對衡量自己工作的標準施加影響的程度是有限的,但你可以突出業績中有利于你的那些方面,并用這種方式來對抗競爭者。
(四)記住你的老板認為最重要的事
1、更有效的做法是,定期詢問掌權者:哪些方面的工作是最關鍵,他們是如何看待你應該做的事情的。
(五)恭維,一份美妙的禮物
1、由于人們喜歡自己,人們也會喜歡喝自己相似的人。
2、你必須關心你和你老板之間的關系,至少不亞于關心你的工作業績。
讓掌權者自我感覺良好,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恭維他們。
3、如果有人恭維你,你的一種反應是,你可以認為這個人沒有誠意,并且在試圖討好你;另一種反應是,你可以認為這些贊美是真誠的,而恭維者善于判斷人。
4、所以你的工作就是,確保那些有影響力的人有強烈愿望讓你獲得成功。
5、業績和職場政治技巧結合在一起,才能幫助你獲得晉升。
在強化了業績不能決定權力的地位的觀點后,作者接著又從想要獲取權力的人本身需要準備的特質出發,強調改變自身、正視自己,下意識地了解構建權力基礎需要的品質,并培養。
以下是作者提供的路徑。
(一)改變,沒有什么不可以
1、策略性地改變個人品質,讓自己變得更具影響力,這既是可能的也是可取的。
(二)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1、我們會為自己的能力和行為進行辯護,克服這種辯護的動機是一種挑戰。
2、你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夠知道你做錯了什么。
3從比你更有技能、愿意告訴你真相的人那里聽取建議。
(三)7大特質讓你大權在握
1、雄心,可以讓人們專注于獲得影響力,幫助人們克服放棄或讓步的誘惑。
2、精力。第一,精力就像憤怒或快樂這樣的情感狀態一樣,具有感染性。第二,充沛的精力可以讓你長時間地工作,這對你取得成果很有好處。第三,在工作中,人們常常會提升那些精力充沛的人。
3、專注。第一層面,專注于一個特定的行業或公司,進行深入了解,建立更具有實質意義的人際網絡。第二層面,專注于有限的活動或技能。第三層面,在工作中,把焦點集中到特定任務或最重要的活動上。
4、自知之明,沒有反省,就學不到東西,也不會有個人發展。
5、信心,如果你對你的工作值多少回報并沒有自信,對你想要的東西也不自信,你就不愿意要求或者推動別人,因此,相較于那些比你活躍的人而言,你獲得的金錢或影響力就比較少。
6、換位思考。為了讓談判獲得成功,你需要了解對方想法的來源。
如果太過專注于最終目標或自己的目標,而不太關心贏得他人的支持,或者至少是減少他們反對的可能性,那么就會妨礙我們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思考。
7、化解沖突的能力。如果大多是人都想避免困難的、充滿沖突和壓力的環境,而你卻可以有效地出路它們,那么你就具備了一些優勢。
(四)別讓聰明埋下潰敗的種子
1、智力,特別是超過了一定水平的智力,可能會導致人們做出某些行為,而這些行為減小了獲得并維持影響力的可能性。
2、智力與在校成績有一定關聯,但卻和職業生涯的成功幾乎沒有關系。
3、盡管智力有助于樹立聲望和獲得良好的工作業績,卻往往會造成過度自信和麻木,從而埋下潰敗的種子。
書還沒讀完,就讓我開始反省自己,反思自己從前那種順其自然,不刻意追求權力的態度,以及對權力的距離感。遠離權力對經營事業實在不是什么好事,而構建權力也不定就是充滿趨炎附勢,曲意奉承,書中描述的權力讓我對權力產生了一種工具感,權力是我們經營事業或是經營自身的工具,無關褒貶,只要我們追求的方向是積極的向上的,并沒有傷害他人,那在構建權力的路上就沒有什么可以猶豫的。
寫在后面的話:第一次參加讀書會,本想給自己一個完美的交待,不料終究走不出拖延癥的陰影。這次的讀書筆記基本內容以作者書中提到的金科玉律為主,自己的感悟反而很少。一式有偷懶之嫌,二是,這本在我看來確實是一本方法論的書,以上列舉的書中內容,是本身就值得提煉出來的干貨,值得細細琢磨,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