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關于《平凡的世界》的再讀感,作者說法有理有據。孫少平出身于農村,學歷高中,因為對于書的熱愛,有著更為清晰的思想。如同我們現在的農村小孩,生于自卑,由于自卑于是有著強烈的自尊,由于自尊于是努力讀書以求改變命運。可當今社會,讀書卻并不一定能改變命運。普通高校的簡歷在985/211面前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人情愿金里淘鉆也不愿沙里淘金。當你在大學努力四年,卻還不如別人一張文憑的起點,自尊何其傷。讀書又有何用?
《平凡的世界》確實應該多讀幾次。讀過之后,沒有什么困難艱苦是不能克服的。孫少平從一個農民到一個礦工,命運似乎還是讓他成為平凡眾生中渺小的一卒。在身體上,雖然深入黃土,可在思想上,他脫離了黃土。在平凡的崗位上,求得自己的生存價值。即使有調離到城里工作的機會也放棄,不僅因為他對黃土有著深深的感情,更因為他對他的存在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即使身處平凡,心中有著自己的思想,也在這平凡中活的不一樣!
然而,現在的社會畢竟是一個追名逐利,以利以名論成敗的社會。大多數人最終都將成為冥冥眾生中最平凡的一人,有著孫少平那樣思想的人,或許是眾生中活得自在的人。可誰又愿意不顧這繁世的束縛?誠然內心的你已經讓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得別樣的出色,但,當你看到曾經身邊一起歡笑的人,一起競爭的人,在這浮世中變得越來越不平凡,而你,除了內心還有一點點不為人知的驕傲,可能還會有不甘吧!自己能付之一笑,任爾東西南北風嗎?
普世價值,有時候并不適用于自己。自己如何抉擇才是個人獨特的色彩。如何形成自己的抉擇在于每個人的見識,在于每個人心里對于普世價值的認知!讀書正好可以提高這認識!經歷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滴滴點點,用你的認知去升華認知,心才會越來越堅強!才能更堅定的走著自己的路,形成自己對于這世界對于自己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