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呢我迷戀上悟空回答,因為上面的問題有自己喜歡的,有自己感興趣的,也有自己認為太幼稚太可笑的一些題材。
就在剛剛我回答了一個問題,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問題讓我很感興趣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
35歲,一事無成,想要重新學習,該學習哪方面的知識呢?
當我看到了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聯想到了我自己,想到了自己現在的處境同時也想到了自己確實需要成功需要金錢。也許是和提問者產生了同樣的興趣同樣的困惑,我才決定寫下這篇告誡自己的文章。
社會上那些成功學與傳銷組織,他們就是抓住我們這種急切想成功想發財的心理,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套餐,讓我們不斷的去鉆進他們所設的圈套當中,騙取我們的錢財,浪費我們的時間,耗盡我們的精力。
關于自己確實需要哪方面的知識技能呢?
首先這個問題就不對,因為它的范圍特別廣所有發財的技能,并不一定都適合我們自己,適合我們自己的需要我們量身去給自己定制一套屬于自己的技能,切合自己切身體會與自己的特長喜好,來安排自己的技能學習。
學習技能就像制定計劃一樣,我們要不斷的把它細分,細分到每個細節當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落實到行動當中我們也才能更好的去實行去學習。
我看過一本書叫《微習慣》,這本書寫的很好,它就是通過一些微不足道,看不上眼的細節讓我們保持養成一定的良好習慣。
所以安排學習技能,不能籠統的去安排,也不能安排太多,那樣你會感覺到好累,而且不容易堅持,為什么我們每年在年底的時候或者年初的時候,我們制定年度計劃當我們信心滿滿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的時候,到最后能做到的有幾點?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那就是我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出現了偏差,讓我們陷入了人性的貪婪當中,我們往往需要得到的太多太多,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愿望。
我們往往都是存在著這樣的心理,隨大眾的心理,看到別人做什么的時候我們抱著觀看的態度,當看到別人賺錢成功的時候,我們才付出行動才去追趕對方,這已經很遲了,而且落后對方好遠好遠,他成功了不一定我們能成功。
復制別人的產品,是我現在所看到的整個社會的現象,產品的創新到底是是什么樣的呢?
就拿我們當地的一款特產來說,棗夾核桃最后也變成棗加核桃加葡萄干,他可以往里面加好多他想加的東西。
創新到底是什么,創新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在再進一步去開發,這是我所理解的創新。
我所看到的我身邊的這些同學朋友根本不像網絡中傳說的那樣,身家百萬千萬有一顆創新的心,有一個敢于與世界對抗的心。
我們這一部分人都是抱著想成功想發財,但還是在原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每天幻想著去成功,每天幻想著賺到大錢能一夜暴富。
正是因為有我們這一批人,像我們這樣的一批人推動者社會上所謂那些創銷書的不斷繁殖。
看到別人炒股,我們也去炒股,結果在自己根本不了解市場的情況下,把多年來積攢下的錢都賠得一干二凈。
學習在我們的腦海中,它已經變質了,變成了如何才能取得金錢,如何才能成功?我們失去了學習的本質,我們偏離了人生軌道。
讓金錢與金錢的誘惑,占據了我們的心里,占領了我們的大腦,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奪去了我們的智慧。
醒醒吧,我的同胞們!
不要再被這些所謂的成功,所謂的一夜暴富再讓他們折磨我們自己,我們要踏踏實實,安安穩穩,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在生活當中去發現它的美,去發現新的機會,去創造新的價值,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我們才能成功,我們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不斷的努力,通過不斷的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