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腦海中美好的回憶,大部分和吃有關。而那些我覺得難熬的日子,也是靠吃來安慰自己。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我曾經以為東北菜就是我的生命,東北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直到我走出了家門,才知道食物的邊界也是可以拓寬的。
在家的時候不覺得,離開家的時候,每次思念家鄉和家人,順帶著也會思念家里的菜。
東北菜有什么好?那可多了。鍋包肉,地三鮮,汆白肉,擼串,煎粉,酸菜餡餃子,豆包,土豆干。現在想來,是東北菜養好了我的胃,為我的吃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也愛川菜和湘菜,尤其愛火鍋。東北菜口味偏咸,對于川菜和湘菜的辣,接受起來毫不費力。
辣味和麻味混合交織在一起,全面侵入嘴里的各個角落。辣味刺激味蕾,麻味唇齒留香。麻辣通過味覺傳達到大腦,使大腦產生記憶,將美妙的味道留在腦海里,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曾經我以為最好吃的是四川火鍋,直到前幾天我吃到了重慶火鍋,我知道我又輕易地下定義了。不同于四川火鍋的純辣,重慶火鍋里多出了很多的麻椒。那感覺,怎么說呢,好像麻到了心坎里,心里癢癢卻欲罷不能。
那一頓火鍋吃的我,嘴吃成了香腸嘴,吃到動情處眼淚都下來了,因為辣的。可是仍然沒能阻止我停下我的筷子,我愛重慶火鍋。火鍋,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發明。
來上海工作了幾年,剛來的時候,我極度不能接受鮮肉月餅,受不了甜甜的杭幫菜,還有蔬菜肉餡的湯圓。
幾年過去了,路過月餅店會自然地買一個鮮肉月餅,也自然而然地吃起了杭幫菜。
有一天一邊吃著鮮肉月餅,一邊覺得好笑,一邊和身邊的朋友說,我還是東北人,只不過現在是個愛吃鮮肉月餅的東北人。
我也愛粵菜,也愛廈門的小吃,尤其是沙茶面。
吃同時也聯結著我的許多美好回憶。
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市中心有幾家中餐館我們經常光顧。不是不嘗試英國當地美食,而是因為英國當地就沒有什么美食。有一家中餐館是我們的聚集地,那是一家廣東人開的飯店,各大菜系混在一起。菜也不是多么讓人驚艷,只不過因為它的貴和那些回憶,讓我們對它年年不忘。
前幾天朋友微信發來圖片說,你看,雙喜都開了分店還可以送外賣了,瞬間感慨萬千。
于是兩個人就嘰嘰喳喳在微信里聊那時候我們多么傻,因為不浪費錢把自己快撐得像個皮球。在那吃過的大聚餐小聚餐散伙飯,那些回憶通通留在了英國,但是記憶中的味道還在。
又忍不住回去翻了翻當時的照片,兩個人相約一定要再回去啊,再去把好吃的菜吃個遍。
心情低落的時候,吃是我療愈自己的一個有效方式。
工作沒有進展,領導比較不帶感。吃一頓就好了,不用什么大餐,一頓烤冷面就能治愈。
在外地一個人出差,到了深夜還要工作,外賣一份麻辣燙就是安慰。
甚至覺得全世界都拋棄了我的時候,食物不會。一碗酸辣粉,一份油潑面,或者拉上三五好友去吃一頓許久未吃的燒烤或者辣辣的烤魚。
仿佛,填飽了肚子,同時也就填滿了腦子,煩惱也就少了一半。
開心點吧,沒有什么是吃解決不了了。一頓不行,就再吃點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