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黑框眼睛,標志性的小胡子,被稱為湖南策神。
他是電視里風趣幽默、談笑風生的著名主持人。
愛讀書、愛家庭、愛生活
享受孤獨,偶爾狡黠
22歲入行電視圈,25歲風靡湖南,30歲全國成名
從小弟變成大哥,從抬桌子變為臺柱子
21年光陰飛逝,這個白手起家的幸運兒在夢想的道路上以夢為馬,一路狂奔。
他就是湖南著名電視主持人汪涵。
對于汪涵,許多人的印象是和何炅平起平坐的湖南電視臺臺柱子,風趣幽默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有著自己獨特的說話藝術魅力。
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2015年《我是歌手》的決賽,孫楠突然宣布退賽,汪涵沉著應對,力挽狂瀾,最終才是比賽得以順利進行。
當晚,即使作為一名資深的節目主持人,面對這樣的突發狀況,還是在直播現場,很少有人能將事情處理的如此完美。
但汪涵,依靠自己的才識和多年的主持經驗,以一己之力控制住了場面,為節目得以繼續直播。
但就是這樣一個渾身散發著成熟睿智風采、博學多才又臨危不亂的電視主持人,最開始申請進入湖南電視臺卻被拒絕了,所以至今為止汪涵的人事關系和編制一直在湖南經視(湖南的一個地面頻道)。
汪涵曾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可能做不了最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但是我愿意做湖南經視最忠誠的員工,我愿意花10年、20年拿下這個稱號。我想這份忠誠也是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吧。
開心的去做發自內心想做的每件事,機會便會自來。
汪涵1996年中專畢業,湖南電視播音專科學校,畢業之后去了湖南電視臺實習,但是實習期結束之后沒能如愿留在湖南臺,最后去了湖南經視。
最初從做劇務開始,劇務的工作就是往演播廳扛桌子和椅子。同他一起做劇務的還有李維嘉,現在的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做劇務的時候,他倆彼此認為是最帥的劇務(捂臉)。
后面汪涵就做了現場導演,和現場的觀眾朋友互動,講一些笑話,活躍現場的氣氛,帶動現場觀眾鼓掌。在做現場導演的時候,每一期,汪涵都是鼓掌鼓得最厲害的。
做現場導演的時候還有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天臺長來看節目,看到汪涵,就叫他把雙手伸出來,汪涵就問:臺長,作節目還要看指甲蓋洗沒洗干凈的么.....結果一伸手,手拍的特別紅。臺長說:你們看,這個現場導演多么的投入,鼓掌鼓得多么的賣力。
汪涵后面回憶說無論是做劇務還是現場導演,他都覺得十分快樂。
在做劇務時,他知道往觀眾席放的禮品,多余的可以帶回家所以十分快樂。在做現場導演時,因為當時的節目一票難求,而他每場都在里面所以覺得十分快樂。他總是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去開心的工作,去享受工作。
再后來又做了導演,他覺得可以讓他欣賞的主持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節目,就更開心了。沒過多久臺里做內部晚會,說汪涵是學播音主持的,讓他去試試吧,汪涵覺得可以在全臺同事面前主持節目,開心得不得了。
后來機緣巧合,臺里有個節目做《真情》,剛好缺一個男主持,臺長就問另一個女主持車曉,汪涵當主持可以么?得到肯定回答后又問了一個燈光師小廖
“小廖,你覺得汪涵可以么? ”
“不錯!暖場的時候全場的觀眾都樂成那樣,讓他去吧。”
于是乎,汪涵便正式走上了主持這條道路。在成為主持之前,每一個崗位汪涵都做的很開心,而且都是心里覺得應該去這么做,并且最后的結果也都是完成得很好。
他曾經在《開講啦》節目中說過這么一段話
無論是什么情況,我都會去接受它。比如今天的燈光突然沒有往昔那么好了,今天的攝像不是以往熟悉的,今天你化完妝總覺得自己的黑眼袋要比平常大很多,今天的嘉賓,今天的臺本,今天所有的一切的那么不如意,那么趕快在內心為自己鼓掌。
因為你的機會來了,我一定要學會很好的忍耐這樣一個特別尷尬,特別難堪的局面,我一定要扛下去。
因為面對困難無非三點,渡過困難,你有了渡過困難的智慧;面對困難,你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繞過困難,你有繞過困難的狡猾。你還要生命教你什么,你還要這個舞臺教你什么?
我想汪涵就是在這一個個困難中不斷成長,不得的獲得智慧,獲得勇氣,獲得狡猾,才逐漸才一個抬桌子的小劇務變成了現如今湖南電視臺的臺柱子主持人吧。
草根起家的汪涵與名校畢業的主持人不同。他的博學、涵養全是靠自己二十多年不同崗位的體驗,積累,學習而慢慢形成的。華少曾經說,汪涵主持根本不需要臺本,他一個人娓娓道來可以撐起全場。
撒貝寧也說過同樣類型的話,在汪涵去《開講啦》節目之前,導演問要不要給汪涵準備臺本,撒貝寧說:你們瘋了,給汪涵準備臺本,沒有臺本他能講三個小時,有臺本他能講一天.....
擁有一份對職業的責任感,才能走得更遠
愛崗敬業,我想是每一個崗位都需要的。作為一個電視主持人當然也不例外。
汪涵是出了名的工作狂,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8檔節目。經常身體不好,在臺上直接流鼻血。甚至網上有人傳聞說他勞累過度得了絕癥.....
在《開講啦》節目中就有青年代表問他說,以犧牲健康為代價,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這值得么?
汪涵是這么回答的:
中國讀書人在讀書的時候會立幾個愿望,第一,為天地立心;第二,為蒼生立命;第三,為往圣繼絕學;第四,為萬世開太平。其實我覺得我們作為電視人也應該是這樣,主持人就是現場天地中的一顆心,要有惻隱之心,要有慈讓之心,要有是非之心、要有好惡之心。既然我們立下了這樣的志愿的話,那么身體上的一些小小的毛病是可以在精神支撐之下扛過去的,很多時候在臺上不覺得,下來之后就后悔,但是臺上人一叫,下面有請主持人汪涵,一針雞血就進去了,撐著繼續上。沒有辦法,這是你的責任,這是你應該做的。
有一次做《天天向上》,因為痛風,實在不行了,想休息會。結果導演說不行,不來的話我們這期節目就不錄了。
汪涵問,那觀眾怎么辦。導演回答說,觀眾我們解釋一下就行。汪涵想那怎么可能呢,就因為我一個人,幾百個觀眾就這么被放鴿子了。
于是從家里找了把黑色的長柄雨傘一瘸一拐的就去上節目了。做完了之后,制作人說,你家沒有拐棍么?他說我沒常備,后來制作人就給他寄了一根。汪涵當時還打趣道:你是準備我以后經常以這種風格主持么?結果沒過多久,又痛風,就用上了。
還有一次,汪涵發著高燒在醫院輸液,結果快到了上《天天向上》的時間了。導演說你要不搬個椅子來現場臺下輸液吧,兄弟們在臺上看不見你心里發慌。
汪涵說,他們倒是在臺上看著我心里不慌了,可觀眾看著我心里發慌啊。演播廳里有個輸液的觀眾是個怎么回事.....于是拔掉針管就繼續上臺了。
一直堅守著電視人心中對觀眾那份責任,汪涵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把觀眾放在自己心中,觀眾才會把你放心上,尊重是相互的。
學歷不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唯一因素,專科畢業,他依然能把主持做的很出色,并且還一直很享受著現在的工作狀態。從抬桌子到臺柱子,汪涵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收獲。我想,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