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是一本讓我醍醐灌頂的書,是稻盛和夫親身實踐和成長歷程寫給職場人的工作真諦的書,從為什么要工作、如何投入工作、怎樣才能出色工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人為什么要工作?”“勞動究竟為了什么?”現在多數人已經喪失了對工作目標和意義的正確認識,雖職場類書籍汗牛充棟,無人對這么重要的問題進行探討。
工作不僅是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而且是既能磨煉技能又能磨煉心志的修行,是自我實現完善人格“精進”的道場。
“如何投入工作?”
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第一改變心態,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熱愛工作,但至少“厭惡工作”這種負面情緒必須從心中排除。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親自制造出來的,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與其追求幻想,還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喜歡自己的工作,連同身心一起,要全部投入工作、熱衷于工作,達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程度,就能忍受任何艱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讓自己成為全體人的中心,積極地把周圍的人裹挾進去,你就能品嘗到工作成功之后的欣喜之情,請為自己的每一次小小成功而感到,并把它當做動力,更加努力地工作。
“職場人如何具備工匠精神?”
以“高目標”為動力,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縱使是自不量力的夢想,還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高目標”,并向同仁展示這個目標,共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如果不去想,不認真思考,就什么都實現不了,無論對工作,還是對人生而言,這是鐵則。通過每天思索,不像豹子那樣行動迅猛,而像牛一樣“愚直”地專注于一行一業,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干,只有付出非同尋常的“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會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看起來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卻能堅忍不拔地去做,堅持不懈地去做,這才是真正的“能力”,人的能力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歸根到底,應該采用“將來進行時”來估量,始終要把跨欄的高度設置在現有能力高兩三成的高度。當項目遇上難以克服的困難,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其實并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絕對不要說“自己不行”這種話,“現在也許不行,單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然后必須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進行具體深入的思考。苦難不會沒完沒了,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不要有感性的煩惱,應該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誠懇反省,“是什么原因讓我干那樣的傻事?”必須嚴肅的質問自己,但是,當你做完了充分的反思,接下來就應該把這事忘掉。人生也好,工作也好,總是會充滿痛苦和煩惱,不可能時時順心的。將今天一天作為“生活的單位”,比昨天更進一步,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點改良,要找一點竅門。”秉持堅定的意志,一步一步、認認真真、孜孜不倦、持續努力地工作,但正是這種堅持,使人從“平凡”變成“非凡”,是踏實認真、不驕不躁、不懈努力的結果。只要允許自己稍稍妥協,那么持續的努力就會畫上終止符。
“怎樣才能出色工作?”
桌上的東西沒有整齊,缺乏平衡感,心就靜不下來,只有具備如此細膩的“敏銳度”,才能在問題發生時就很快意識到“不對頭”,從而迅速采取對策,把事情做得完美無缺。
“完美主義”就是在每天認真的工作和生活中產生的,“竭盡全力、拼命工作”,再加上“天天反省”,才能為你的完美主義畫上最美的句號。
不管多么細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要投入100%的力量,無論何時何事,“錯了改改就行”的想法絕對不能允許,平時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許發生任何差錯。貫徹這種“完美主義”才能提高工作質量,同時提升人自身的素質。
最重要的是“注重細節”,事先“看見完成時的狀態”,想做成這樣,描繪這種理想,把開始時的想法,提升為強烈的愿望,24小時不斷思考,使成功的形象在眼前鮮明浮現,當你對事情的各個細節都有了明確的印象,最后的結果是一定成功的。
沒有人關心你在健身房里流過的汗水,沒有人聽到你在跑步機上的哀嚎,沒有人看過你閉著眼吃素餐。但你必須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徒勞,它們是一個胖子可以咸魚翻身的全部資本,是你現在得到所有鮮花和掌聲的前提。
一路的孤獨、疲憊、落寞,是我;別人看到的光鮮、陽光、暖心,也全部是我,只是你們看到的是結果,而我熟知的是其中的過程。
你所羨慕的一切,都是有備而來的。每一個成就和長進,都蘊含著你曾經忍過的痛苦,受過的寂寞,灑過的汗水,流過的眼淚。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收獲和成長,正是因為堅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