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周六,初三的日子第258天。中考倒計時第52天。
早上,在去食堂吃飯的路上,楊對張同學說,波波把你列入考入西中的學生范圍。我說:你還是瞄準你的交大附中的目標不要變。
我和楊跑了一小圈步,張同學繼續(xù)在亭子里面背書。
吃完飯我和楊去菜市場轉了一圈,一路上說的話還是張同學學習的事。
回到家,就讓張同學開始整理錯題本,先從英語開始,計劃是把七次月考,還有后面的???,所有的錯題都整理一遍。
我坐在張同學旁邊,看著她改錯。遇到一些英語單詞,我也幫他搜索,幫他理解。我們一起探討。
在改錯題的過程中,暴露出張同學的毛病。平時看起來認真,其實一點效果都沒有。卷子上的改錯非常的工整,但是她不問其所以然,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做錯了,老師為什么給她這個答案?她只是機械性的完成了改錯,而不多加思考。這是純粹的低效率勞動。我說低效率的勤奮勞動,有時比懶惰更可怕,你這是自欺欺人,真的是表面工作。
遇到一篇英語短文,講述貧困人家買收音機的故事。盡可能花錢買收音機,還是盡可能攢錢買收音機呢?。張同學在這個問題上和我們爭執(zhí)。
張同學說:盡可能花了所有的錢,買收音機,也對著呢呀。我買東西盡可能的花錢呀!
我和她爭執(zhí)。我說你是富翁嗎?你還盡可能的花錢,想著法兒的花錢,你只要不給別人添麻煩,讓別人替你還債就行了,沒錢還不攢錢嗎?
反張同學認為她用花錢這個單詞也對著呢。但是從原文的意思理解用攢錢是更合適的。
后來又督促她改化學和物理試卷,更是將這個問題暴露的非常徹底。有幾道題,甚至是書上的原題,原來做過也做錯了,也改正了,但是沒往腦子里面記,沒有多加思考。拿出來,竟然不會!
借此,我就不停的批她,不停的說她。我說:你看,你原來那種勤奮,都是無用功。不會的永遠不會。因為你沒有去攻克它。會來的,永遠會。
對于一些題的答案,為什么是這個而不是那個,張同學說上課她聽了,但是沒聽懂。
我批她肯定沒有認真聽講,張同學說:肯定認真聽講了。我說:你上課一定要全神貫注,你肯定是是聽非聽的那種感覺。這又不是什么深奧的問題,只要你用心聽,肯定能聽懂的。
后來我倆又遇到了pos機刷卡,磁產生電流的問題。張同學又翻出筆記。我又說道,你看你筆記記的多工整,筆記上什么都有。你就是不翻看,不加以理解領會。
后來我們又遇到平面成像的問題。張同學又翻出她的筆記來。上面記的工工整整的。但是這次考試她這個題失分數(shù)了。我說筆記不是用來看的,筆記是用來復習用的,用來學習的。
經過大半天的努力,還是非常有成效的。我也感覺張同學攻克了好多知識難點,弄懂了一些平時不會的。我說這才是學知識。張同學顯得很開心,好像非常享受這個改錯題的過程。我們說著笑著,楊也不時過來來,看我們。和我們一起聊著說著。家里的氣氛顯得很和諧,顯得很愉悅。似乎我們找到了張同學通往名校的法寶。通過這個錯題的改正,張同學就可以迅速的提高分數(shù),沖到前面去。但這至少給了我們方向,給了我們信心和動力。
晚上我倆硬是把物理試卷也改得差不多了,每一個錯題點,我都讓她把知識點梳理起來。我說以后考試那天,你去了拿什么呀?拿試卷嗎?還是拿課本呀,你就只能拿錯題本,通過錯題把你的所有知識梳理起來。
晚上張同學一直學習到11點半左右,后來一個人在客廳大聲讀著英語。
家里的生活終于回歸正常軌道了。孩子還是原來可愛的孩子,還是很乖的娃。我們的焦慮也得到很大的緩解。張同學總算找到了一點方法,似乎能看到成效的方法。
今天盡管有些焦慮,但到晚上晚上氣氛還是比較融合的。我和楊都開心給張同學說:你現(xiàn)在這樣的狀態(tài)這才是學知識,今天這個效率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