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原計劃寫完邵氏艷星后寫個美國兇案系列,讓大家轉(zhuǎn)換一下口味,不過鄭浩,劉濤,一罐啤酒,夏天的風等朋友都留言說想看李翰祥和張徹這些邵氏導(dǎo)演的故事,那我們還是先開個邵氏四大導(dǎo)演系列吧!
李翰祥、張徹、胡金銓、楚原作為邵氏名氣最大的四位導(dǎo)演,他們的人生可能一本書都寫不完,要想寫進一二篇文章里更是困難,我們不如從李翰祥開始,說一說他們在影壇的一些趣事,也許會更有意思。
說起李翰祥,可能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風月片大師,其實,李翰祥一生拍片無數(shù),歷史、戲曲、奇情、風月、歌唱、恐怖等什么類型都有,風格多變,有著“片廠變色龍”之稱,不過,他最為出色的是黃梅調(diào),清宮戲,風月片三種,各有各的妙處。
李翰祥生于1926年,遼寧錦州人,曾在北京學(xué)習(xí)西洋畫。于1948年赴港從事有關(guān)電影工作。他從演員開始,擔任過各種職務(wù),如美工、編劇、副導(dǎo)演等。 1954年升任導(dǎo)演,首部獨立執(zhí)導(dǎo)作品為1956年拍攝的《雪里紅》。
《雪里紅》受到邵氏賞識,經(jīng)爾光促成,李翰祥離開了永華公司,加入了邵氏,進入邵氏的他力主拍攝黃梅調(diào)電影,選用林黛主演影片《貂蟬》,影片于1958年上映,不但榮獲了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導(dǎo)演獎,隨后還打破了國語片在香港的票房紀錄。
《貂蟬》票房的成功令老板邵逸夫?qū)詈蚕闃O有信心,隨后便支持李翰祥拍了《江山美人》,該片1959年公映,得到空前的賣座紀錄,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影片中的一大支。
1963年,李翰祥大膽地起用當時籍籍無名的凌波反串男主角,導(dǎo)演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影片公映后轟動了整個東南亞,首次接觸黃梅調(diào)的臺灣觀眾更是如癡如醉,據(jù)說有人看過一百三十幾遍,凌波也憑著此片紅了幾十年。
但拍完《梁山伯與祝英臺》之后,李翰祥卻對邵氏起了叛心。他想離開邵氏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jié)底是對自己的待遇不滿,在李翰祥的訪談錄里,他是這么說的:邵逸夫去把岳楓、陶秦都重金挖角過來。岳楓拍《紅娃傳》預(yù)算16萬,他導(dǎo)演費就三萬二萬的,我才八千港幣一個月呢!他們拍一部等于我拍三部。可是《江山美人》在吉隆坡又得了最佳影片在內(nèi)的12面金鑼。算算,我替邵氏大概賺了3600萬元,等于我替它擦亮了招牌。
那個時候邵氏公司的招牌真的很亮,我可以說是為邵氏打亮了招牌,也擦亮了招牌。但是在那個時候,我還是第三流的導(dǎo)演。我受委屈到什么程度呢?那時邵氏公司在清水灣片廠蓋了四個棚,我沒在棚里拍戲,沒我的份,因為他們一個人占兩個棚拍戲。
老實講沒有賺了錢不顧伙計的,我現(xiàn)在說的都是很坦白的,那個時候我一直要拍《紅樓夢》,那時我可能有點功高震主,連鄒文懷的話也不聽,邵逸夫也都聽我的。哪曉得,我到日本出外景時,他們就找了邱什么我也不記得名字,拍了《紅樓夢》,找袁秋楓,找樂蒂、任潔合作。這件事我很不滿,這就是我離開邵氏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是我到日本拍《梁?!诽丶紙雒娴牟挥淇焓录?。鄒文懷領(lǐng)導(dǎo)我們?nèi)サ?,他和樂蒂、凌波住在一個五星級大酒店,把我跟助導(dǎo)金銓和任潔、李昆住在一個三級酒店,這也是我離開邵氏原因之一。但主要還是他們找別人拍《紅樓夢》,這簡直就是給我顏色看—不是你一個人會拍黃梅調(diào),別人也會拍。
還有一個原因,我在拍《梁?!返臅r候沒說完,鄒文懷帶著日本制片賺了很多錢,現(xiàn)在我知道了,他帶著別人,然后打報告說李翰祥做化蝶,飛天場面時增加預(yù)算,這不對、那不對的。特技結(jié)果后來都拍得不好。邵逸夫看了很不滿意,不滿意他也不好講。我提議結(jié)尾重新拍,拍完了再配音,有天邵逸夫臉色鐵青,他喊「翰祥,這是錢哪!」他意思是,你花了那么多錢,超出那么多預(yù)算,當時我眼淚在眼眶轉(zhuǎn):我給你邵氏公司賺了那么多錢,打響了那么大招牌,江山是我打下來的,你跟我說這種話,那時我心里很不平衡。“
可以看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后的李翰祥對邵氏頗多怨言,但邵氏是老板制而不是股份制公司,對員工實行的是工酬制度,雖然邵逸夫很想挽留李翰祥,但卻采取強硬的用合同威脅的方法。
“我想離開邵氏,邵逸夫并不是不知道,我跟他說我要離開了,邵逸夫說有合同啊,你一走我就告你,完全用這種方法對付我“,李翰祥說,”我就是吃軟不吃硬,你就是打官司,我也死也不干。“
邵逸夫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出于惱怒,想當初是邵氏給你機會,讓你出人投地,捧紅了你,如今你一羽翼豐滿,就想著遠走高飛,要是人人都這樣,那還得了?但面對邵逸夫的威脅,李翰祥卻下定決心,就算合同沒到期,就算毀約,就算打官司,我也要走。
邵逸夫看到來硬的不行,便讓鄒文懷去勸說李翰祥,他讓鄒文懷告訴李翰祥,不但會增加他的片酬,還會盡量滿足他的要求,但他沒想到鄒文懷雖然希望公司發(fā)展強大,但內(nèi)心卻隱隱希望李翰祥離開,所以他去勸說李翰祥并不帶多少誠意。
既然沒有誠意,李翰祥自然是鐵定要走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一定要走,就隨他去吧!“邵逸夫私下里對鄒文懷說,他雖然拿合同來要挾李翰祥,但江沒真正打算過和李翰祥打官司,兩敗俱傷的事情他是不屑去做的,但是,聽說李翰祥要帶凌波走,邵逸夫是真著急了,他對鄒文懷下令,無論如何要留住凌波。
沒遇到李翰祥之前,凌波只是一個拍福建語電影的無名演員,是李翰祥一手捧紅了她, 對李翰祥,凌波是心存感激的,所以李翰祥一開口,凌波就答應(yīng)跟他走。
鄒文懷對正當紅的凌波和對李翰祥不同,他真心不希望凌波離開,他很有辦法,沒有勸凌波留下,反而很貼心的對凌波說:“你年輕,那里有前途就去那里干,李導(dǎo)是個有本事的人,跟著他錯不了,我不留你。不過,你跟他要十萬塊錢,他給你,就簽合同,不給,就不簽,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對一家公司實力的考驗。你想,一家公司連十萬塊都拿不出,你在這家公司還有什么前途,況且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明星了,身價遠遠不止這個數(shù)?!?/p>
凌波聽了鄒文懷的話,真的跑去找李翰祥要十萬塊錢,李翰祥事后回憶說,凌波這事最好玩了,邵逸夫這人厲害,他要凌波跟我要求:“我要十萬現(xiàn)款,有就跟你們簽合同?!吧垡莘蛎髦夷貌怀鲥X。凌波不能來,我也騎虎難下,不能不出來,所以就組織了國聯(lián)。
1963年,李翰祥在另一個電影大亨:電懋老板陸運濤的支持下,脫離邵氏自組國聯(lián)電影公司。
今天先說到,明天再繼續(xù)說說李翰祥離開邵氏又返回邵氏的故事,還有他如何調(diào)教演員演技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