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駐立在賓館臨街的窗前,對面教學樓內燈火通明,學子們正躬耕于題海之間,筆尖游走的是青春的夢想。
二樓,第四個窗戶,那不是中二(3)班的教室,......
25年前,一群青年男女帶著各自的故事和樸素的求學原因從八個縣市奔赴酒泉地區教育人的黃埔軍校 。教導處一支筆的劃拉,他們擠進同一個教室。從此有了共同的名字----三班。就在這間教室里,演繹了多少次課堂的唇齒交鋒?考試成績的錙銖必較?上演了多少場男女間的惡作劇,又留下了多少同學間互幫互助的動人畫面。依稀可見晚自習時,后門上趴著的那個異班男同學,正高舉著樂塞特(雪糕的名字)輕呼著那個秀挺女生的名字;依稀可見在教室的后墻角那三個男生正在華山論劍暢談各自對剛剛涉獵的古籍的見地;依稀可見,那個大眾才子,學生會的主席又為一心想被保送大學的她講解難題;依稀可見那幾個好惡作劇的男生正在擠眉弄眼,猜測美女英語教師內衣的顏色;依稀可見,為了完成素描,剪出二方連續,畫出逼真的大公雞,不讓親愛的心理老師的老公生氣大家的盡心竭力;依稀可見,那幾個要好的女生又在低頭耳語,策劃著麻辣燙當飯,帶幾個饅頭去酒泉療養院的果園過周末的打算;依稀可見,美術老師的清瘦,文選老師的可人,物理老師茶色鏡片后的嚴肅,化學老師小而聚光的眼睛,數學老師嚴密的思維,蹦珠似的講述,歷史老師冷不防的點名,體育老師大剌剌卻極嚴謹的教學;依稀可聞,語基老師標準的發音,班主任老師嚴厲地呵斥,音樂老師動人的歌喉,英語老師酥骨的英文表達......
那一切,恍如昨天,近在眼前。青春真好,有夢真好!
悄悄的步入,物是人非。昔日紅色三層的小樓早已被六層外裹白色瓷磚的暫新樓落替代;昔日,男同學熄燈后還會鋌而走險,悄悄溜入的果園果樹全無,只有那棵緊靠值班室門的垂柳講述著學校百年的故事,訴說著樹下的風花雪月。幾棵寶塔般的側柏挺秀在大樓前,平整硬氣的大理石地面鋪設讓那環繞花池的榆樹墻痕跡全無。哦,母校變得洋氣,硬氣,闊氣了,卻也讓我感覺陌生了。
穿堂入室,來到昔日升旗集會的地方,四面新建的高大的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還有公寓樓,四方方圍攏,只剩四角的天空。那條通往浴室的彎道不見了,那個數千名學生碗盆交響樂的餐廳不見了,那一排英語班,民教班授課的平房不見了,一切都那么現代高大。
哦!這不是女生公寓樓我曾經的寢室-----六個青春美少女上演果導片破案,奏響混穿衣旋律的青春棲息地。------六個小姐妹進行小商品販賣,收獲人生的第一桶金,餐館點菜,大款一次,犒勞我們久缺油水的腸胃,初嘗商人的生意經,販賣物品的集散地。昔日的歡聲笑語還在耳畔縈繞,同舍小姐妹的笑顏清晰如昨。還記得報到后進入宿舍認識的第一個人就是她------齊耳油黑的短發,圓潤白皙的臉龐,黑葡萄似的眼睛充滿了善良和接納,胸前彩珠織花的白色毛衣更顯出端莊和秀麗。見我提著大包的東西,她趕緊放下手中的鍋盔,前來幫忙,在彼此的寒暄中,才知道她也是玉門人,母親是老師,地地道道的家鄉人。相同的家庭背景,戶籍屬地,讓我們彼此間的陌生感頓消。我和她便成了同桌,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友。還有“我來來喝六來”“南天上有牛云”的瓜州妹子;走路風風火火,做事雷厲風行的酒泉假小子;“額的事情沒做完”的敦煌女作家,還有那個細細高高,面龐清秀,頭發自帶卷的金塔姐姐........母校承載著我青春的喜怒哀樂,母校積淀著我為人之師的知識儲備,母校給了我們寬松柔和,自我發展的諸多可能。而今,從母校畢業的學子成為基礎教育的脊梁,行政事業單位的領航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昔日正值青春年華的老師也已經兩鬢霜花,兒孫繞膝了,但一見面還是那樣的談笑風生,硬朗樂觀。回味往昔他會為我們的強悍執拗而憤憤不平,會為班級運動會上的榮耀沾沾自喜,會為畢業后再次相逢把酒言歡時哥們,兄弟般的情誼而心潮澎湃。聆聽我們共同的故事,看著那慈祥的面龐,閃爍興奮之光的眼睛我深深感念老師的恩情,感謝母校為我們人生坦途所做的奠基。
? ? 復站在臨街的窗前,校園內一片靜寂,電子顯示屏上快速的更換著教育改革,十九大報告的相關宣傳語。“勤,慎,誠,毅”的校風格外醒目。衷心祝愿我的母校歷經百年還青春依舊,祝愿我的老師雖已知非之年依舊年輕,祝福我的同學還如當年般的無憂無慮,情真誼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