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購買了摩拜月卡,但在新加坡使用摩拜后直接被扣賬戶余額,0.5新幣;
- 月卡介紹中沒有任何地方寫明「僅限中國大陸地區」,在新加坡使用摩拜App時也沒有額外的「月卡無效」提示;
- 事后在摩拜App提交問題反饋,至今1個多月過去、仍然沒有任何回應。
2017-10-31 更新進展
向有關部門投訴后,又經過 3 次與摩拜的電話交流,終于退款……
投訴反饋
原文
我大概是在去年年底開始使用共享單車。在分別體驗過摩拜和ofo之后,我便堅定不移地「黑ofo、挺摩拜」—— 向身邊人介紹摩拜的優點與ofo的缺點;毫不猶豫地在摩拜充值、購買摩月卡季卡;退了ofo押金、即便在ofo免押金之后也沒有考慮過用ofo。
然而,果然「都是同行襯托得好」,這次的事件使得我對摩拜非常失望(當我也知道They don't even give a f**k about...)
事件經過
月卡期間被扣錢
今年8月,我去新加坡旅游時在濱海灣花園附近看到幾輛摩拜,便打算試試能否正常使用、體驗一下是否和國內有差異。成功掃碼解鎖后,我便鼓動妹子陪我騎一會,我告訴她:
- 現在摩拜有活動送月卡,可以免費騎2小時;
- 還有微信小程序可以直接用、不必下載App;
- 以后如果不想用,可以隨時退押金,秒退。
就這樣,我像個摩拜推銷員一樣,慫恿妹子交了押金,一起騎行了23分鐘。
鎖車之后,妹子問我:“怎么賬戶余額變負的了?” (由于我有200多的賬戶余額,之前并沒注意到有扣錢)翻看行程記錄后發現確實被扣了2.44元(0.5新幣)。
出于對摩拜的信任,我當時覺得這應該只是bug,或是設計上的缺失,從而導致的誤扣。還自信地告訴妹子,聯系下客服應該就能退回來。
聯系客服無回復
真是 too young, too naive. 回國后(我還擔心客服會打我電話,在國外接聽不到,特地等到回國后)我在摩拜App的「客戶服務」處先后提交了4次問題(我的賬號3次,妹子賬號1次)。然而,一個多月過去了,沒有一絲一毫的回應,一直都是「請稍后」(P.S. 這里的文案用「請稍候」更合適)。我都候一個多月了,是準備要我候三生三世?
而且由于有欠款,妹子摩拜不能騎、押金也不能退。摩拜不作為,但是我這個推銷員跑不掉,因此這鍋暫時只能我來背。摩拜啊摩拜,你…………咱是文明人,這一段寫不下去了。
訴求
我的訴求很簡單:將我們這兩單行程的扣款全額退還。
理由
我想過月卡可能「僅限中國大陸」,因此在新加坡掃碼之前,我特地又看了下月卡的說明、同時在手機上快速搜了一下摩拜月卡的廣告(現在還有 https://event.mobike.com/mc ),沒有任何地方寫到有地域限制。
當然,這種宣傳文案常常都會略過細節、不夠嚴謹,但我沒找到更具體的規則說明,而且我認為摩拜的產品設計師肯定邏輯嚴密、考慮周詳,如果有「僅限中國大陸」這類限制,在「非大陸地區」使用App時界面上一定會有地方提示出這一信息。
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并沒有看到任何特殊提示,這才使我確信新加坡也能使用月卡,并放心的將摩拜推薦給妹子。
甚至在扣款后,我的第一反應是「bug」,猜想可能是由于新加坡有合作方,接口不一致之類的…
感想
我在使用Booking提交問題反饋后,雖然過程比較繁瑣,來來回回有近10封Email,耗時大半個月,但人家會明確告知需要X-Y個工作日,就像是個可預期的進度條,并且這個進度條能順利走完;
哪怕是知乎上臭名昭著的攜程、去哪兒,雖然最終不解決問題,客服好歹還會敷衍一番,就像一堆Warning之后彈個Error;
像摩拜「永遠請稍候」這般無反饋,還真是別出心裁的玩法。聽聞最近摩拜和ofo要合并,莫非是因為即將一統江湖,所以開始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