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沒有創意,策略等于0;沒有手藝,創意等于0 ;沒有決策,全都等于0。
190、要做就做決定性創意。
191、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卷而懷之,人各有命,不動心,不遺憾。
廚邦醬油的包裝,是華與華最成功的包裝設計之一。
2010年華與華開始跟廚邦合作,當時的包裝是這樣的。廣告語是:“金品質,味生活。”
“金品質,味生活”這一類的廣告語,在企業非常普遍,我們還是用三現兩原主義來評價——現場、現物、現實、原理、原則——由于沒有深入廣告語的使用現場,看到那物料在哪里如何發揮作用的現實,沒有模擬消費者的使用廣告語的場景,所做的無目的的“文案”,也沒有掌握廣告口號的原理,不懂得它的作用機理,也就沒有遵循口號創作的原則。
華與華將口號改為:“曬足180天,廚邦醬油天然鮮。”
廚邦醬油是一個極其謹慎的企業,董事長張衛華是一個極其謹慎的人。他們的謹慎體現在企業的發展上,一直控制速度。在我們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之后,一些品類,本來可以委托加工,完全有市場,銷售沒問題。但是,他會覺得食品工業,安全第一,外加工質量控制有風險的,就堅決不做。對我們的口號,他覺得很好,但是,不愿意使用“天然”二字。他覺得界定不清,到什么程度算天然。界定不清,我就不占那個便宜。后來,口號正式確定為“曬足180天,廚邦醬油美味鮮。”
總之核心是曬,曬足180天,這就是策略。
策略決定創意,我們就開始各種曬的設計,總之以太陽、陽光為核心符號。那時候,我的辦公室擺了一個貨架,做醬油包裝,那就會變成一個醬油貨架,擺滿了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日本的各種品牌醬油,設計出的新包裝,就貼了瓶子擺上去看陳列優勢大不大。
這時候,我們一位同事拿出一個綠格子的設計。
這個設計,和“曬足180天”的策略一點關系都沒有。
不過,我馬上之前的所有設計稿都不要了,就定這個。
有同事說:“這不科學啊?”我說:“今天醬油是曬,明天罐頭可不是曬出來的,有這個綠格子,就不是廚邦醬油的包裝了,是所有廚邦食品的包裝,搞大發了!”
華與華有一句話:“沒有創意,策略等于0;沒有手藝,創意等于0。”什么意思呢?進球要靠臨門一腳。策略根本就是個半成品,沒有創意,啥策略也只能自說自話。對于設計來說呢,還得有手藝,創意執行得不好,還是等于0。
我們講豐田生產方式,擰螺絲釘,一直到最后聽到咔嗒一聲了,才算有效勞動,要把之前的一切步驟,都當成浪費來排除。雖然策略決定創意。但是有人不走尋常路,直接給你咔嗒了,那重新總結策略就是了。之前的調研啊,策劃啊,都是浪費。
這里補充一下,華與華的工作方法,一向要求調研和創意工作并行,不要等看了調研報告才開始策劃創意,那你可能被調研誤導了,因為調研永遠是盲人摸象,是以偏概全,你三個月也調研不出什么,對一個企業的理解需要三年,你三年后才出招嗎?在大多數情況下,創意都不需要調研,需要常識,需要積累,需要經驗,需要這人很聰明。
綠格子的包裝拿到客戶那里去了。雖然我們也很保守,華與華一貫保守,盡可能的保留客戶原來的資產,所以我們對廚邦醬油原來的包裝版式格局都沒有動,只是把綠色的底換成綠格子的底。但是整體而言,是煥然一新,變化太大了。
對于一個一年七八個億銷售的快消品品牌,突然改掉全部包裝,這是一個不容易做的決策,新包裝設計遭到公司上下全體強烈的反對,除了董事長張衛華,那位諸葛一生為謹慎的張董,他覺得好!同志們急了,甚至找外援,找他們認為對張董有影響力的老朋友,去說服,去進諫,千萬不要冒這么大風險,會給企業帶來災難的!再說董事長也是職業經理人,干嘛承擔那么大責任呢?
張董說:“這有什么風險啊?我沒看出來有什么風險,只看到好處,改!”
一錘定音。而且迅速執行,執行速度之快,在華與華客戶史上是空前的,至今也沒人超越。在我們第一次提案之后一個月,就全面完成了。綠格子設計是華與華稱之為“決定性的創意”那種設計,七年后今天,廚邦銷售規模達到40億,從一個華南地區地方性品牌成為全國品牌,穩居中國醬油第二。什么時候第一呢?我們不爭第一。第一第二第三都是結果,我們只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事。
廚邦的故事,是華與華歷史上最精彩的故事之一。我在“沒有創意,策略等于0;沒有手藝,創意等于0 ”后面,又加了一句話:“沒有決策,全都等于0。”
我經常跟客戶講這個故事。西貝莜面村成功后,賈國龍董事長說:“華與華對西貝最大的貢獻,就是祛除了西貝的土味兒,這個 I LOVE 莜的設計太精彩了!”我說:“那功勞你占90%,我占10%。為什么呢,換任何一個老板,有人說一句:‘這I LOVE 莜哪像個餐飲品牌啊?做個服裝品牌差不多,做餐廳不行!’那這創意就扔進垃圾桶了。”
從賈總的臉色看,他完全不理解我的話。因為一個識貨的人,理解不了那些不識貨的人。我被扔進垃圾桶的創意多了去了。有時候客戶跟我說:“華總,您看您給某某做得多好,給我們做的怎么就不行呢?”我心里都說:“呸呸呸!”
有的客戶他能帶著你往前走,有的客戶你拼死力也拽不動他。以前我經常為這些事著急,現在慢慢修煉“不動心”,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不用?我卷而懷之,帶進棺材也不遺憾。人各有各的命,我也不替他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