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想象的可能更愚蠢。
整整一天不想寫下一個字。就在此時寫下我的愚蠢也許只是一種愚蠢。
從何時起我覺得自己聰明起來了呢?
01 十來歲,蠢萌的高小風
十歲那年上學需要用石板驗算數學題,我去鄰居家玩,鄰居老師家的大叔(輩分高),跟我說,“你沒有石板,可以拿塊木板涂上純黑墨水就可以用了。”我聽到后屁顛屁顛跑回家找了塊小木板就跑去找大叔了。我老爹當年可是遠近聞名的木匠啊!木板有的是!
等等,這活自家老爹不會干嗎?正上高中的鄰居大叔接過木板意味深長的看著我點點頭,接過木板就把自己攬的活干了。
十歲的我真實誠啊!
后知后覺的我,多年以后才讀懂那個眼神。當別人給你出主意時并沒有想給你解決問題,不小心給別人出主意卻可能給自己攬活干。
還是十來歲,一個夏日的午后,不睡午覺的我順著我家墻外那條胡同閑逛蕩。走到老師家墻外時,腳下忽然出現一小團花絨線,黃的紅的好漂亮啊!我彎腰撿起來就拿回了家。
下午從老師家墻下過,老師家的大姑站在墻里邊喊:“小風,有沒有撿到一團絨線?”
“沒有,沒看見呢!”我順口就這樣回答了。
這團記憶中的花絨線飄在我腦海中很多年,我是個好孩子嗎?
秋天的一個午后,我去老師家玩,他們家剛收的糯玉米,那種白白糯糯的小玉米。我幫他們剝了半天的玉米皮,他們也不說送我幾個。天黑了,臨走時,我抄起一個玉米就拿回了家。跟我媽說這個玉米留著當種子吧。我媽來年真給我種了一排粘玉米。
我當時是咋想的呢?不能開口要啊!
又一個夏日的午后,鄰居大姑喊我跟她下地拔草,我說我要拔豬草的,她說那不正好,跟她下去,鋤下的草正好讓我帶回家。我一聽沒理由拒絕啊!就跟他們全家下了地,一直干到天黑。
母親找不到我都急瘋了。看我帶回家油爛的青草,豬都不吃。母親看著我直瞪眼,“傻——妞!”
的確夠傻,我咋就不會拒絕呢?
02 只蠢不萌,歷數我干過的壞事
小時候,我家在北地果園邊有一塊地。
夏天,野棗開花的時候,小蘋果還很小,有雞蛋那么大。有幾次下地,我把罪惡的小手伸向了蘋果樹。小蘋果味道很酸澀,但我覺得無比的美味。為這事父親狠狠的吵了我。
那果園是我同學家的,這個秘密我一直保留到現在都木有告訴她。
我為什么嘴饞去偷不熟的果子呢?曾經我一度覺得我是個小偷。
小學五年級時,班里有一個學習倒數第一的大個子郭同學,他現在已經不在了。聽說是晚上騎摩托車出的事故。
五年級那一年夏天的某一天,郭同學手里拿著一個褐色的玻璃小藥瓶,就坐在座位上在那里擺弄。我看見了,突發奇想,對他喊,“郭X,你敢不敢用腳踩它?”
“敢!”“砰——”郭同學麻利的把小玻璃瓶放腳底下,利索的一腳踩下,“啊,疼死我了!”鮮血直流,腳后跟開花。
造孽啊!班長趕緊帶他去村里診所包扎。
郭同學,想跟你道歉,你也聽不到了!
我怎么成壞蛋了呢?
我們可能比自己意識到的要愚蠢
小時候干過的壞事歷歷在目,誰說童年的回憶只有單純善良?
每當我自以為聰明的時候,實際上愚蠢至極。
循著這些歪歪扭扭斑駁陸離的光影長大。每個人都相信自己長成了智慧的樣子。
我們學會了批判這個世界,有時候像維護尊嚴一樣固執的堅守著對人事物的看法。
前日與一位老同學聊天,她講起老家發生的一起車禍。有一家兒子出事沒有了,他老爹出軌不正干。這本來是兩件事吧?
我同學把它歸結為一件事。因為老爹出軌不正干,所以兒子報應不爽活該出事。
這邏輯你讓那些做了一輩子好人,卻遭遇意外的人情何以堪,好人不是應該長命百歲嗎?木干壞事,憑啥倒霉?難道是祖上干壞事了?
什么?你說那是因為出事的好人命不好?
世界都是一個地球村了,難道我們不應該為有那些無恥的同類而感到羞愧難當,從而憤而自殺嗎?
圣經上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這就叫錯誤歸因。
人們往往主觀上希望惡有惡報。于是,看到一個家里有干過壞事的人,然后他們家出事就拍手稱快了。然而,這并不是出事的直接原因,并且不是互為因果。爹是混蛋,并不意味著兒子要為爹買單啊!俗話說各人造業各人擔,沒道理,老爹混蛋了,必須把兒子除之而后快啊!
你這樣說讓咪蒙情何以堪? 她就有一個混蛋老子。
我們主觀上希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沒到,也是沒錯的。畢竟人性向善!
白娘子千年等一回,為報許仙前前前前世搭救之恩,美噠噠。
秦檜現在還跪在岳飛墓前懺悔,遺臭萬年。這是報應不爽。
有一句話叫“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
還有句話叫“謀局不過人心,處事不過人性。”
岳飛屈死風波亭,袁崇煥凌遲致死。這兩個人都是大忠大勇之人,落得這個結局是因為秦檜嗎?崇禎黃帝嗎?
先說岳飛,現任皇帝還在,你非要把前任弄回來是鬧哪樣?莫須有的罪名就隨之而來了。
而袁崇煥,妄殺毛文龍不是錯,你帶兵兵臨皇城下,你想干嘛?皇帝很害怕,殺你沒商量。不了解人性,再巧妙的戰略部署也實現不了,最后革了自己的命。這一點在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中論述的非常清楚。
對形勢判斷不清,沒有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問題,只想自己所想,行自己所行,結果把自己弄出局了,也是悲憤!
我們每一個人看事情往往只愿意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可我們每個人并不是活在真空里。你所認定的真理,放在別人那里就可能是錯誤的。這個世界有時候并不朝著你期望的方向運轉。
如何兼顧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永遠是種大智慧。
無論你有通天的本領,先讓自己活著才能實現。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對人性的把握,塑造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行為,造成了我們的命運。
羅素說,我所信的有可能是錯的。
我說,我所做過說過寫過的也有可能是錯的。
連大師都在質疑自己,何況你我凡夫俗子呢?
我比我自己想象的可能更愚蠢。依如小時候的自以為是,以及成長路上的坑坑洼洼,那些無謂的執念,莫名的堅守。怎一個蠢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