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
本次案例由Cindy McCracken分享在UX mastery。主要介紹了一次針對產品(iContact,一種郵件營銷工具)的競爭性測試。
整理出這篇文章的原因在于個人認為這個案例在呈現研究結果和獲得利益相關人的認同上是值得學習的,尤其是對于我這樣沒有太多項目經驗的學生而言。
以下為正文:
研究背景:
源于用戶反饋和評論的信息揭示了用戶在iContact中創建信息時存在著一系列的困難,例如:
a)上傳和編輯圖片很困難;
b)在創建信息的過程中,經常性的信息丟失;
c)用戶看到的展示和用戶的客戶所看到的郵件展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研究規劃:
研究的整個流程分為3部分:
a)競品分析:了解iContact和其競品的大概情況;
b)問卷調查:了解用戶在使用中遇到的困難和希望解決的問題;
c)競爭性測試(文章作者僅分享了本部分的研究結果)。
競爭性測試前的準備:
a)確定需要測試的競品。保證用于測試的產品能夠真正使用。本次案例中涉及的競品包括Constant Contact和MailChimp。
b)確定測試用戶的招募標準。測試不熟悉相關產品的用戶能夠避免固有經驗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本次案例中包括16名用戶,有iContact、競品或其他電子郵箱系統的使用經驗。
c)明確需要測試哪些任務流程。在測試時,如果任務之間沒有明確的邏輯關系,最好能夠隨機安排任務的順序以避免用戶的學習效應。本次案例中包括在郵件營銷過程中的5個核心任務,包括找到郵件模板、編輯圖片和從word文檔中導入文本等;用戶分別在3個產品中完成5個任務。
d)明確測試指標的記錄,一般情況下會采用任務完成率、任務完成時間等,同時包括關于滿意度、難易度的任務后測試問卷。本次案例中測試上述四個指標。
測試結果:
a)在尋找合適的模板的過程中存在困難,主要原因在于用戶一次只能看到一個模板的縮略圖;
b)用戶在編輯圖片的時候很難控制圖片的大小比例;
c) iContact在各個測試指標上不優于競品;
d)用戶選擇iContact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便宜。
研究結果的展示:
a)邀請利益相關者體驗花幾分鐘完成一個任務,讓他們經歷一下(糟心的)用戶體驗;
b)將測試過程中的用戶痛點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營造直觀的感受;
c)展示有可行性計劃的研究結果。
學習心得:
最近經歷過幾場校招,也有遇到類似于‘用戶研究的價值和結果受到質疑怎么辦’之類的題目。答題的時候當然是想著從嚴格控制、邀請質疑的人員參與研究流程、招募代表性用戶等方向回答,感覺這篇文章提供了新的思路...‘你覺得好用你來用用看啊/你看用戶任務失敗后就是這個表情啊’之類的...感覺會很有說服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