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初衷:
溝通誤差,信息失調,每天都在發生,很多人都無法明白為什么自己不被理解?又或者在工作中總是覺得各種不適應,究竟是自己出錯了,還是說別人在為難自己?
有些時候,我們會反思自己的不被理解,加以改善或者改正;而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和事實往往南轅北轍。
讀過一些心理學的書,也喜歡和朋友分析人之間的交往,尤其是工作交往,機緣巧合聽到一些職場上的不理解和誤會,在此整理出一個小小場景,希望能夠更好的理解人。
這是個短篇小說連載,每天更新不多,已經完成初稿,主要設定場景是一個創業團隊幾個人在一個特定場景里的相互評價和理解,希望能夠設定出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人,如果有讀者,也希望能夠加入讀者的想法和設定去改寫這個故事。每一次發布后會留下自己設定的疑問和方向,如果有朋友看到,可以續寫,也可以留下自己的疑問,我嘗試補充在故事里,進一步完善和探討。廢話結束,開始更新第一部分,場景設定部分。
?迷迷糊糊中感覺到滑落在肚子上的手機振動了幾下,健翔努力想睜開眼睛想看,可怎么也睜不開,不過腦子異常清醒:
“今天是周日,現在應該下午六點了,昨晚又一眼沒合,早上10點才昏昏沉沉在躺椅上睡著了,明天恐怕公司就會剩下最后一個人過來了吧,我還得在努力,我不服氣。”
?又掙扎了幾下,繼續迷糊,突然電話響了,健翔打了個激靈,從椅子上翻起來,起身太猛了,簡易躺椅也“騰”一聲趴在了地上。
心里一緊,估計又壞了,沒回頭看,拾起彈在地上的手機,看到顯示的是付總,健翔趕緊咽了口吐沫,接起電話。
“喂,付總,您好。”
“小劉,你干嘛呢,這么久才接電話,睡覺呢?“顯然付總是聽出了健翔沙啞的嗓音。 ?“恩恩,是啊,在公司迷糊過去了,付總,您說,什么事?”
健翔趕緊答應著,順便抓起桌上的杯子抿了口水,不知道是哪天倒得了,有股怪味,健翔皺了一下眉頭,還是咽下去了。自從修了地暖,這兩天溫度格外給力,天也轉暖了,一整天下來屋里燥熱的厲害,一說話才發現嗓子都快冒煙了。
?“小劉啊,我覺得昨天咱倆說的那個方案可行,就這么辦,我今天就給你把第一筆款子打過去,這個月內全到,你趕緊把賬戶給我。”付總估計是為照顧剛醒的健翔,說話明顯比平常慢了很多。
可是,健翔似乎還是沒反應過來,足足停頓了三秒,才開口,還有點語無倫次:”賬號,銀行賬號,公司的銀行賬號啊?“重復完這三個,健翔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好的好的,沒問題,付總,我馬上發給您,您稍等。“
“好。”付總沒多說一句,就掛了電話。
“謝謝,謝謝付總,非常感謝。”健翔盡管聽到手機“嘟嘟”的聲音,但還是不住說著謝謝,估計付總也就聽到第一個謝字。全部說完,還想等著付總回句什么,突然才回過神來,看一眼屏幕,確實是已經掛斷了。
連忙手忙腳亂的開始找賬戶,腦子里不斷地出現“賬戶,賬戶”,手機打開文件翻了一下,什么都沒看清,又去翻抽屜,還沒打開,突然記起似乎手機微信文件就有,擦了一下手機的屏幕繼續翻,腦子空白,不知道翻哪里。一眼看到了置頂的聯系人里,有陳穎的頭像,對啊,她是財務,應該問她。
?“穎子,在嗎?把公司的賬號發給我一下。“微信剛發出去,健翔立馬撥通了陳穎的電話,電話響了兩聲還沒接,健翔著急死了。
終于接通了,“翔哥,我看到了,賬號現在發給你。”陳穎聲音很干脆。
健翔“啊”一聲,發現自己有反應不過來了。
“翔哥,還有事嗎?”話筒里陳穎有些疑惑。
“哦,沒事,你發過來,好事。”健翔現在終于想起來要笑了,非常開心。
“絕對好事,快快快。”然后就掛了電話,開心的把手機往桌子上一放,高興的搓了把臉,又把剛才的杯子端起來咕嚕咕嚕給喝完了,一點怪味也沒感覺到,只覺得無比甘甜,放下杯子還在咧嘴笑。
手機振動了,是陳穎發過來的,賬號和賬號截圖都有,健翔趕緊把內容轉給了付總。
轉完突然心里一驚,似乎轉錯了,趕緊拿起手機確認,感覺眼睛迷迷糊糊的,拿手就擦眼睛,一下觸到了鏡片,更模糊了。恨不得把眼鏡砸了,拿下來扔在旁邊的躺椅上,又使勁擦眼鏡,估計太熱了,竟濕漉漉的。擦完眼睛,把手機貼在眼睛上看,轉的人員-付總,沒錯;賬號和截圖對了一下,沒錯,看來是多疑了。
還是不確定,又給穎子發了條信息,“穎子,你確定賬號沒錯吧?”,不到三秒,陳穎的信息過來了,”沒錯,我核過了。“健翔終于舒口氣,定定地對著手機看付總回復,眼睛被手機屏刺的有點疼,一眨覺得都快流淚了。
健翔放下手機,轉身去椅子上找眼鏡,剛才順手一扔,完全無法判斷方向,800度的近視盯著椅子啥都看不到,況且有點散架的躺椅基本是平躺在地上的,健翔只好趴在地上開始摸了。
高度近視果然傷不起啊,沒摸到眼睛不說,一抬頭還差點碰到書柜上,健翔不得不苦笑了。扶住書柜,準備蹲下身去繼續摸,一下碰到了格子里的模型,健翔下意識地捧住了它,恨不得一口親下去。
這個還沒有裝程序的模型,其實和小孩塑料玩具沒什么兩樣,也就稍稍有點分量,設計上似乎精致那么一點點,雖然在無數投資人面前健翔都贊許過它的神奇,可也在無數個獨處的夜晚,健翔對著它苦笑,無法確定那些夸下的海口是否能夠真正實現。
?認真算算,從自己研究生到現在,也算在互聯網行業里拼了將近10年了,對于前沿技術的把握,對于互聯網精神的領悟,不管是業界大佬,還是學術精英,都給自己很大的肯定。可是真正把這項技術從專利轉化為產品,健翔是洗心革面,從一個極客到一個產品經理的轉變,痛苦又興奮。
當時而將一個產品開發為公司業務,健翔是褪骨脫皮,從一個產品經理轉變成了一個總執行人,好聽點說叫做CEO,不好聽就是一個萬事操心萬事會的大管家,興奮又痛苦。
記得自己啃專業論文的無數個日夜,身邊的同學只要將自己的論文做好,順便做做兼職賺賺外快,實話說自己這個專業當時已經是業內頂尖了,系里的大部分同學兼職外快比其他系的專職工作都強。況且健翔本科的時候已經在世界級算法大賽中拿過獎,本來可以過得更輕松些,可以總是覺得可以再往前走走,畢竟互聯網是個瞬息萬變的行業。
不斷去啃業內最新的和最偏的研究,偏到同學們都覺得健翔有點魔怔了,畢業前專利申請得以通過,好不容易結束又”窮“又“苦”的研究生生涯,健翔找工作再一次劍走偏鋒,扎入當時最不景氣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連平時最支持健翔的導師都嘆息,在同學們眼里,健翔的專利和科幻小說差不多,入職的新行業更像個笑話,互聯網泡沫剛剛被捅破,幾乎哀鴻遍野,用大家的話說,是個有腦子的都遠離這個行業,況且是創業公司。
可是健翔就是這樣的又“二”又“倔”,在這個讓大家笑掉大牙的公司里碼代碼、改bug,從前端到后端,整個團隊的人都在試錯,沒有一個問題同事有經驗,對于剛剛畢業的健翔來說,團隊給的最大的幫助就是一句“我們相信你行的“,何止是摸著石頭過河啊,簡直就是踩著地雷過河,誰知道爆炸點在哪里。
也許在今天,產品經理,運營專員,商務人員都已經成了專業人才,可是當時,整個公司都是極客加傳統行業人員,真的很難說產品往哪個方向走,健翔一點點接觸一點點摸索,從軟件代碼,到硬件設計,無一例外參與,最后都開始進工廠了。終于在大家一起努力之下,這款被大家都當做笑話的產品一夜之間成了互聯網最新的爆發點,一夜之間投資過億,估值翻了百倍,連幾個互聯網巨頭都開始爭相進入了。
(今日正文結束,個人說明和疑問如下)
在一個大眾創業的年代,一切快的應接不暇,我們失去了像傳統企業一樣慢慢了解的過程,又常常要擔負更大的擔子,這個時候的相互了解異常重要,但又非常艱難,這個場景下,哪些人你需要了解,又期待怎樣的故事,可以想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