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時候學過一則寓言《狐貍吃葡萄》,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很多年以后再回看這個故事,我想在狐貍心里那些葡萄肯定特別甜,因為他吃不到。
喜歡看張愛玲的書,特別是《紅玫瑰與白玫瑰》。里面這樣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張愛玲說男人,其實女人也是一樣。最近看了國外的兩部電影《亂世佳人》《荊棘鳥》。斯佳麗一直深愛著娶了玫蘭妮的阿希禮,盡管瑞德對她百般呵護與寵愛,直到玫蘭妮去世,她原本終于可以和所愛的阿希禮在一起。而瑞德也在失去愛女之后也對斯佳麗失望選擇離去,然而她發現自己真正所愛的其實是瑞德。《荊棘鳥》中梅吉的媽媽費帶著所愛男人的私生子嫁給了帕迪,終其一生郁郁寡歡,盡管帕迪對她各種癡愛,直到帕迪去世,她才醒悟其實一直愛著帕迪。
人最大的痛苦不是不懂,而是做不到。如果瑞德不選擇離開,我想斯佳麗心里所想念的一定還是阿希禮。看到這些似乎對愛情充滿一些感嘆與無奈,其實更想看到生活中多一些兩情相悅,相愛到老的故事。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教會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很恩愛的夫婦,他們參加教會組織的《夫婦懇談會》,學習如何經營婚姻家庭。雖到中年依然甜蜜恩愛,幸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