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是一場極不嚴肅的辯論節目。
我從今年開始看的,所以我很有幸,能把最新的第四季和曾經的第一季同時刷。
感覺真不錯。
并且讓我對這個節目有了時間跨度較長的一個對比。
我很喜歡這個節目,所以想用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這個節目。
我分析的《奇葩說》的核心價值有以下幾點:
1.引發人們對一些社會問題的思考。
我覺得這一點是這個節目最有意義的一種輸出。
對于這個節目的辯論形式來說,辯論的結果從來都不重要。
從選手到導師到觀眾,大概心里都有底,辯論的結果從來都不重要。
決定一個選手去留的,是精彩的想法,驚艷的口才,精妙的邏輯,驚奇的角度。
這個節目想要帶給觀眾的,是一場場引人深思的思維風暴。
對觀眾來說,他們也不在意誰輸誰贏,他們要的是場上有趣的辯論對抗。
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發現,每一場的辯題都是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真實的難題。
有的是社會問題,有的是情感問題,有的是關于人生選擇的有些是關于家庭糾紛的。
大多數人都碰到過或想到過這些問題,但是平時不會無聊的對這些場景進行思考,而在這些辯論中,被迫的跟著選手們的思路來思考這些問題。
我很確定的相信,當所有的觀看者將來遇到這些問題時,一定能更全面更系統的來思考問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這種價值在我看來是不可估量的。
人的選擇一般來說沒有對錯之分,但是總是有考慮不周全的時候,或者影響因素太多難以抉擇的時候。
但是這個節目卻能稍微的給人們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路。
當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或者重要的情感糾紛時,如果能讓思考稍微全面一些,可能就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結局。
所以說這是我喜歡《奇葩說》的重要原因之一
2.從一些神奇的角度來提供思路。
在辯論的形式和辯題選擇的用心良苦還不夠。
辯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為什么要找來一群奇葩呢?
我理解的就是,“奇葩”就是在生活中定位比較神奇的人。
他們與常人不一樣的定位,注定了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和常人不同。
而在導師們挑選奇葩的時候也層層選拔,挑選出來的不止是定位奇特的,還有口才相對出眾的,至少得在辯論中有讓人信服的發聲的方式。
這樣一群對人生有不同角度思考的人,在比賽場上給你提供可能你自己八百年也想不到的奇特腦回路。
你才發現。
“原來有的人是這么想問題的啊。”
《奇葩說》的辯手們有的沒有過的辯論經驗,而有的則是辯論比賽中的老手。
但是場上很少出現有辯論經驗的碾壓沒有經驗的。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這是一場極不嚴肅的辯論比賽。決定他們勝利的不是嚴謹的比賽規則,而是在場觀眾的投票,能挑動氣氛,影響觀眾情緒就足夠了。
二是奇葩們可能天生就在辯論上有一些天賦。每一個成熟的奇葩大概都是精神上的強者,他們的三觀可能比大多數普通人更穩固一些。只要反應快點,很容易就能從自己獨有的精神世界找到對抗對方觀點的邏輯。
這樣就讓辯論比賽真正變成了有對抗性質的比賽。
剛開始看節目時,我總覺得現場的觀眾太搖擺不定了。
看的多了我深切的覺得,在這些神奇的腦回路下,在這幫充滿蠱惑性質的奇葩辯論語言中,我自己可能也沒辦法堅守住自己的立場。
每一次辯論我都能從中學到更多不一樣的思維方式。
3.做一檔成功的綜藝節目。
這是綜藝節目的基礎價值。
以上第一第二點和第三點是相輔相成的。
收視率是一切的基礎。
首先這個綜藝節目是個娛樂性質的。
所以有趣是關鍵要素。
這一點奇葩們只要用自己特色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足夠做到了。
當然我非常肯定他們也在這方面花了心思的。
有意義是另一個要素。
因為有趣是所有娛樂向的綜藝節目的共同特點。
要么把有趣做到極致,要么讓節目有真實的社會意義。
這就又返回到第一點了。
我很佩服幾位導師和主持人的深厚功力。
在我看來,他們不止是作為明星導師來吸引人氣的嗎,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維持場上的一種相對平衡的形式,以及引導選手們該如何成長,還有保證節目的價值導向不會太過偏離。
還有所有奇葩們都非常聰明,他們自己也在慢慢學習、慢慢成才、慢慢給觀眾帶來更優秀的奇葩說。
到現在的第四季,我認為他們無論是在趣味性還是在有意義兩方面都做的很極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