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身為雙職工的朋友,難免無暇照顧孩子,會麻煩婆婆幫忙帶孩子。如若夫妻雙方都是背井離鄉在城市里打拼的。必然還會面臨跟婆婆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問題。那么自打孩子出世,麻煩就接踵而至。許多年輕媽媽都會面臨婆婆伺候月子的各種不順心,老少兩代人育兒教育上的各種沖突等等。這也已變成了中國氏婆媳關系的主要矛盾。
? ? ? 常聽周圍的朋友在談論自己家的家庭瑣事的時候,同樣一件事情如果婆婆做是這樣的,而自己的媽媽會這么處理。進而對婆婆會產生一些不太滿意的情緒。其實矛盾就出現在這里,我們常常想月子里如果自己的媽媽在伺候的話,肯定以我們自己舒服為準,媽媽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一定是站在自己女兒的角度上的,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會委屈到自己的女兒,所以自己個兒的媽媽伺候月子,當然會比婆婆伺候舒服。而婆婆在伺候月子的過程中,故意讓媳婦不舒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只是沒有跟媽媽對待自己女兒那樣的心態而已,因為婆媳本來也不是母女。試問我們反過來反思自己對待婆婆的態度,發自內心的肯定也超越不了自己的媽媽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在看待婆婆心疼自己兒子也好,心疼自己的孫子(女)也好,要坦然淡定,這是本性使然,畢竟有血緣情份在。所以身為兒媳婦的我們不必要花費這些個精力吃這些個閑醋。
? ? ? 永遠不要拿婆婆跟自己的親媽比較,因為越比較心里會越失衡,從而心里會產生諸多對婆婆不滿的情緒,也會造成家庭矛盾的開端。首先,婆婆也永遠不會向媽媽對你那樣對待你,還是那句老話,婆媳本來就不是母女。但是婆婆會努力的盡量的把我們看成她的女兒,就跟我們因為嫁給一個男人,就要努力把他的媽媽當成自己的媽媽的心態是一樣的。其次,我們生長在有爸爸媽媽的原始家庭帶著來自爸爸媽媽原始家庭的性格習慣,所以看自己媽媽的時候看不到自己媽媽身上的問題,因為我們出生時媽媽就是這樣的,我們習慣了。反觀婆婆,她不是出在我們的原始家庭中的,所以身上有些問題,我們就會看得特別清楚。同樣一件事情,我們會用包容的心對待自己的媽媽,但是未必能用同樣的耐心去包容婆婆。第三點是其實好多我們認為婆婆怎么樣的想法都是我們認為的,同樣一件我們不太理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自己媽媽身上,我們就會問自己媽媽了,畢竟是母女嘛,什么事情都可以溝通,但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婆婆身上,我們或許不會像對待自己媽媽那樣啥事都溝通,但是一旦不溝通,然后自己再想的多點兒,矛盾及不滿的情緒一下子就出來了。
? ? ? 所以,在跟婆婆的相處中千萬別拿自己媽媽的標準來衡量婆婆,因為給婆婆造的起點太高了,靜下心來想想,婆婆為了幫我們照顧孩子拋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努力的適應我們的生活節奏,有的甚至跟老伴兒分開,然后克服時間跟空間的距離來照顧我們,我們應該心懷感恩的心情來對待婆婆所做的一切,即使有些地方不太如我們的心意,也要盡力的去包容,因為本來婆婆就是懷著來幫我們解決問題的良好的初心來的。畢竟幫我們年輕人帶孩子并不是老人必須應盡的義務,最后祝天下所有的家庭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