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我,都以為是實習生。
但這是我的第三份工作。環境險惡,戲精多,在另一個部門的前輩看我這樣子,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看以你的性格,在這里,活不過一集。
我說話溫吞,總是不經大腦思考,也沒有自己的小算盤。
好在,我進這個公司的三個月里,有個老大一直很關照我。
每次寫完稿子,我都會發給他,通常都是等來一堆修改意見。有時候是半夜,有時候是一大早,總之這是我畢業工作之后頭一次遇到這么用心指導我工作的領導。同事說,這個領導很難伺候的,你以后還是別給他看了,對自己好一點。
如果是一堆無理的修改要求,只是為了修改而修改,刷存在感的話,我也就接受這個同事建議了。但我深深地感覺到,這個老大是真的在給我很好的建議,特別是在寫作的邏輯上。
我對文案感興趣,始于詞句的美好,以前讀書會的老師對我寫的文案的評價也是“寫得很漂亮”,但我總覺得這句評價的背后還有什么。在這個老大的提點后,我恍然,是邏輯!我的文章總是缺乏邏輯的。
前段時間朋友說,我現在的稿子寫得越來越順了。突然意識到,在老大的嚴苛要求下,我在進步。
從畢業到第二份工作,我遇到的同事和領導也都和和氣氣的,直白點說就是都是不痛不癢的關系。你做了什么工作,工作質量如何都沒人太挑剔,如果有什么事情相求,也不會拒絕,因為畢竟沒有特別嚴重的事情,大家也都是舉手之勞,幾乎沒有碰一鼻子灰或者故意被為難的情況。久而久之,我就以為同事之間大家為了做好同一件事情就一定會幫你的。
這種錯覺也一直延續到這個老大幫我改稿子這件事情上。直到一次發布會,我要發一篇公關稿,需要部門PR的審核發稿,沒想到一直到發布會當天,那個PR的領導都一直處于低反饋的狀態。我三番五次地催,都催得很失禮了。最后也只能怪自己沒有提前把稿子準備好,才淪落到這樣的下場。
不是所有的領導,都愿意幫你審稿子看稿子,給你很具體的意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我對老大說,你一定要繼續幫我看稿子哦,千萬不要把我拉黑。
他說,那不會的。
老大是我遇到的,跟我工作節奏很契合的領導,以至于最后三個月我放棄了考研復習,想好好把握這份工作。
以前也有人看我的稿子,大家都只會說寫得不夠好,但是哪里不好,就說不出來,只有老大是能明確告訴我哪里不好,并且給我如何寫好的建議的。
老大聽了之后就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說謝謝。
說實話,這不是我夸他,而是發自內心地感謝他。
在遇到這么多事情之后,我感覺我遇到這些事情不會那么緊張了,也知道更好地去處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跟其他部門同事溝通對接,也開始為自己的利益去考慮去說話。然后想到那天吃飯,他跟我說的話,我只記得我自己重復了一遍的意思,大概就是只有遇到很多事情,才能得到快速地成長。
我現在才一點點明白,老大對我說的那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