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學習了元認知能力,能夠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種種好處,但是并沒有得到如何練習元認知能力的方法。
這期我們就來學習三種刻意練習元認知能力的方法:
1.坐享。
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打坐、冥想,名字不一樣,起到的作用都是一樣的。具體的方法就是,獨自一個人找一個很安靜的環境,打開定時器,定時到15分鐘,以后可以慢慢增加時間,找一個自己認為最舒服的姿勢,最好是上半身直立,閉上眼睛,進行深呼吸,用心的感受呼氣和吸氣的過程。
方法看著很簡單,但是真正實踐起來,要想達到15分鐘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控制感覺呼吸上面,那簡直就是太難了。我從知道這種方法開始就一直在刻意練習,但是還沒有一次能夠完全在15分鐘內,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呼吸上來。
但是沒關系,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很容易不知不覺的就會想一些其它的事情,不要緊,發現跑神,就立刻回來,重新關注呼吸,在你發現自己已經走神,而且又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來的這個過程,就是你刻意練習元認知能力的過程。
2.興趣。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在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注意力特別集中,而且時間過的飛快。比如你在玩《王者榮耀》時,本來只想玩完一局就去睡覺,但是不知不覺的一局又一局,天就亮了。對這就是興趣的強大力量,不過上面的興趣引起的注意力是被動的全神貫注,我們需要的是一種主動的全神貫注。
主動的全神貫注比被動的全神貫注要多出一個維度,那就是可以通過一項你喜歡的技能,讓興趣帶著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項技能上來。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一件真正意義上的,能讓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那么我在給你一個建議,那就是把一件你認為對你有用的事情,賦予更重大的意義。意義越重大,你對這件事情的興趣就會越濃。
3.反思。
所謂“日三省身”,并不是只有圣人才應該有的習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養成這個反思的習慣。反思,不但可以刻意練習元認知能力,他還能夠同時鍛煉你控制情緒的能力。
所謂的反思就是,每天都拿出固定時間時間,來回顧你一天的思考過程,哪些地方想的有道理,哪些地方考慮的不周全。
比如,今天你和家人發脾氣了,晚上的時候你就要反思,今天為什么發脾氣,發脾氣的原因在哪里?真的有必要因為這件事情讓自己和家人發脾氣嗎?你會發現想來想去,原來發脾氣的根源是那么的不足掛齒。這個反思的過程,就是刻意練習元認知能力的過程。
同樣,如果你能夠在發脾氣之前,多問問上面的這些問題,你就會發現,問自己的問題越多,你發脾氣的可能性就越小。
可能有的人會不同意了,會說,我發脾氣的時候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要是能夠問自己問題,那就不能發脾氣了。
說的對,這個時候就是看你的元認知能力到底有多強大的時候了,到底是你的情緒更厲害,還是你的自控力更厲害?
所以,你現在知道元認知能力的重要性了吧,他不但可以讓你對自己的人生有更清晰的認識,還能夠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應用。
記住,剛開始練習不那么成功,沒關系,沒有一個人天生就能夠很好的掌握任何一項技能的,只要我們持續的練習,保持足夠的耐心,別忘了我們可是要活在未來的人,所以眼前的這些小困難,都是在為了以后更好的我們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