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上映了一部非常有趣的電影——《土撥鼠之日》。
一個叫菲爾的天氣預報員進入了時間循環,他一遍又一遍的過著2月2日土撥鼠日。
一開始,他利用這一點計劃每天的行程,去愚弄他人。新鮮感過后,重復的生活讓他想自殺。
他有一天終于想通了,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學習。他去上鋼琴課,讀大量的書,學習冰雕。他回去發現在這一天里需要幫助的人并去幫助和關心他們。
一開始,菲爾活在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天堂中,一遍又一遍地證明自己的優越性。
后來菲爾改變了他的思維模式,成為成長型思維模式,走出了不斷重復同一天的死循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總結數十年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關鍵在于思維模式:是滿足于現有成果、避免失敗可能的固定型,還是以努力為豪、尋求挑戰機會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決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遠。
卡羅爾·德韋克將她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匯聚在《終身成長》一書中,這是影響美國一代人的心理勵志之作,被無數次引用的成功學觀點。美國亞馬遜心理暢銷書在榜10年,《 時代周刊》《早安美國》《華爾街日報》熱贊,比爾·蓋茨撰文推薦。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杰出學者之一。她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威廉·蘭斯福德心理學教授,現任斯坦福大學路易斯和弗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德韋克揭示的成功法則已被很多具有發展眼光的父母、老師、運動員和管理者應用,并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通過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并做出改變,人們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培養對學習的熱情,和在任何領域內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壓力。
下面,我們來看看《終身成長》這本書里介紹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究竟有什么好處。
01 成長型思維改變個人命運
司馬遷記載的《史記·陳涉世家》里,陳勝起事時說過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意思是有權有勢的高貴的人,難道生來就比別人高貴嗎?王侯將相的貴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我們應該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敢于起義。
陳勝就是一位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
成長型思維建立在這樣一種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
陳勝就是認為自己的才能和資質不受自己是一介草民的限制,鼓舞其他士兵走出固化思維,靠自己打拼出命運的“貴”。
很多時候,人們會有一些帶偏見的刻板印象,比如“女生學不好數理化”“你沒有畫畫的天賦”、“你天生五音不全”。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種情況并不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而主要發生在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身上。當人們認為個人能力是固定的,從這個角度出發思考問題時,刻板印象就很容易禁錮你的思維。
當否定的刻板印象對你說:“你永遠都低人一等。”如果你是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你才會對此產生共鳴。
當你用成長型思維模式思考時,刻板印象則不會影響你的表現。你會反擊刻板印象,不相信人會永遠低人一等。如果你確實落后于人,那么你也會更加努力的學習,試著迎頭趕上。
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將自己缺點的標簽撕掉吧,相信自己,任何事情主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進取,一定會取得成功。
刻板印象除了會阻礙能力的發揮,還會讓人缺乏歸屬感。
高中二年級的時候,學校給我們班換了新的政治老師,因為大家都喜歡高一政治老師的教學風格,和新老師相處得很不愉快。
我們覺得老師對我們刻薄,教書照本宣科,老師也覺得我們是她帶過的最不聽話的學生,矛盾一天天累積,第一次期中考試,大家都考得很差。
當時的我們,都陷入了固定型思維模式,這種刻板印象讓我們不再感到舒適和自信,沒有歸屬感。
我們當時應該跳出思維里的墻,用成長型思維模式來看這個問題。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偏見的本質只是其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我們能在自己的能力和自信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去對抗這些偏見。
我們不僅要撕掉自己身上的標簽,去除刻板印象,在對待別人的時候,也不能給別人貼上標簽。
02成長型思維助力人際關系
你失戀過嗎?你表白被拒絕過嗎?
當你感情受挫的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你會覺得很受傷很痛苦嗎?你會覺得自己不夠好配不上對方嗎?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從一段失敗的感情里總結經驗教訓,學到一些能為日后的感情帶去幫助的積極手段。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覺得很受傷,是對方的不好,對方辜負了自己。他們會極端的做出復仇的行為,認為復仇可以作為對自己的補償。
江歌案中的陳世峰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在劉鑫提出分手后,陳世峰惱羞成怒,對劉鑫實施威脅報復,最后傷害了女友的閨蜜。
固定型思維模式沒有給人提供愈合傷口的能力,他們能做的就是希望去傷害那個使他們遭受痛苦的人。
在婚姻關系中,成長型思維可以讓愛情更長久。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健康長久的兩性關系需要雙方的努力,需要雙方不斷對彼此不可避免的差異進行磨合。
而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不相信這一點,他們認為:如果合適在一起,一切都應該會自然地得到解決。
所以有些人結婚要去算命,要找那個天作之合的伴侶。而有些人相信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兩個人會磨合得越來越好。
思維模式不僅在戀愛婚姻中影響一個人的觀念和態度,在整個人際關系中都至關重要。
你是一個會害羞的人嗎?認識新朋友的時候不主動,會想逃避?
如果你擁有成長型思維,你就會知道,社交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社會互動是用來學習和享受的。
試著用這種思維方式相問題,你就能逐漸克服害羞,成為社交達人。
03成長型思維培養優秀的孩子
作為父母,你平時都是如何夸獎孩子的呢?
你說過“你學的真快,你真聰明!”這樣的話嗎?
沒有哪位家長想傷害自己的孩子,但有無數的家長在無意中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通過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當你夸獎你的孩子聰明的時候,能給孩子帶來喜悅感,但這種感覺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一旦遇到棘手的問題,他們的自信心會消失。如果成功意味著聰明,那么失敗則意味著他們很蠢。
所以當家長表揚孩子的時候,要避免對孩子的智力和才能做出評價,避免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家長應該夸獎孩子以成長為目標的努力過程——夸獎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達到的成就,培養他們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當孩子失敗時,作為家長也應該直接告訴孩子你失敗了,因為你本不該贏,你沒有付出自己100%的努力。然后積極引導孩子為了獲得結果而不斷精進自己。
你有沒有和孩子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如果你不乖,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這一句話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他們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規則和價值觀辦事,就會受到批判和處罰。
這句話會讓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做錯了我就是不好的。
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家長會更關注幫助孩子思考和學習,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的成功做準備。
作為一位家長,要自己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并幫助孩子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發展自己的潛能。
德韋克的思維模式研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終身成長》這本書里的研究測試證明成長型思維模式真的能推動個人成長。
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是思維模式的實踐者,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搭上了你采用的思維模式的烙印。
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并有意識地做出相應調整,你會更有把握獲得并保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