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學袁老師給我們講語文課的時候n次插入話題說從窗戶望出去的山的兩坨是像女人的雙峰,甚是猥瑣,否則我怎么會記得這么清楚。蘭州兩邊都是山,好好學習以后走出去。我問朋友,為什么不能好好學習 建設讓它變得更美,而是離開呢。對方會說是啊…
但是幾年之后沒有好好學習,也一樣離開了那里,我們。
我覺得對自己存在的這個世界的認識從來沒有變過。雖然過程中,也有一些傷心的地方。比如,我更知道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去做到什么大的改變,即使是偉大的人。進一步理解了“實質(zhì)性的改變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力量”。
我想起前段時間看的《雨花臺》里惲代英同志的那些話,當時很激動,還拍了照片。某天還在沖動之下責備了整日不是在床上就是在一米旁的座椅上刷著微博豆瓣貼吧瘋狂追星的舍友,其實我知道,她和市面上那些瘋狂還相距甚遠;以及鄙視隔壁同學在無數(shù)個深夜要睡覺的時候來和舍友聊天打擾休息。
我們有過不愉快的對話,很怕隔壁的同學,她那種的沒有底線的感覺。但其實我真的并不討厭他們,也不欣賞。只是年輕可愛的孩子而已,而這只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而已。
但如果那些想讓我們過得更好的英勇犧牲的先烈們知道你每天過著這樣的生活,他還愿意去死嗎?
這其實有點道德綁架。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問了,想讓她想一想。
同時知道了自己為什么沒有多的如此向往的好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希望朋友是輕松的,而我是一個殘忍的人。希望至少在精神和實踐某一階層處于統(tǒng)一完美,比如真的說到做到,表里如一,固執(zhí)出自己的美感。雖然這樣被老師說是不懂得變通的低情商,但是我不想解釋,純粹覺得超有魅力,肅然起敬。
真是一個愚蠢的問題。但是,我還是會止不住思考一下。
你所做的,或者是浪費的,是你幾十年后不會后悔的事情嗎?
我可愛的舍友沒有回答給我滿意的答案。
好吧,其實我只是想讓她以我的角度“振作”起來,用了各種方法,但是都沒效果。所謂的最好的時代的現(xiàn)在,會有相對的一個自己造成的另一維度的世界。真心希望一切都很好。
盡管不如意,也同時在看到有些似乎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事情。這并不是一個人的努力。昨晚有學姐的分享,是有北大的環(huán)科教育背景,去國外呆了十幾年。我個人很喜歡她,因為她很喜歡小孩子,會寫很棒的話劇。她在講一些似乎在我看來是常識性基本的問題,有著自己的見解,關于霧霾的事情。嗯,聲音也很好聽。
當時覺得自己“苦讀”了十幾年,并不是完全的浪費時間。我沒有像電影《ELLE》的女主兒子一樣蠢到不知白加白不等于黑,好吧,雖然那只是個諷刺。但還沒有更高的程度,比如《HARD CANDY》里女主初次頗具自信地完成的閹割手術,嗯…雖然這也只是電影。
又想寫,想寫這個混亂的隨筆是因為,我看到一個喜歡的女孩,她說以后不要呆北京了,上完大學就離開。這段時間以來,她身體很不舒服,身體的肺器官呼吸到痛。因為每每都在呼吸著的我們,可能有各種原因,會去下一個地方。
2016是一個歷史性的一年,發(fā)生了很多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之前有人拿丘吉爾在任時期的倫敦毒霾做比,雖然差著八千里的內(nèi)外因果。
老師說的好好學習只是打發(fā)時間的方式,且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呼吸到的環(huán)境,比如霧霾可能會讓你離開,為了更好薪水工作條件也可能會讓你選擇留下。但我希望,再過很多年之后,人們能向談起曾經(jīng)一樣,談起現(xiàn)在。哪怕只有一點,都向著更好的方向,這并不是一個人的事,一個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有愛就可以。
責備了別人那么久,我有沒有問過自己。
是有的,真的很討厭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為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別人不一定會想要你想要的,你不想要的也不代表別人也不想要。
我最喜歡的那句:自作孽,不可活。
雖然看起來挺恐怖的樣子,但是我覺得可以加后面半句。暫時沒有想好,或者不想查文庫,想到達通俗易懂的效果文筆又low,還是需要多多看書,潛移默化一下。用真的行動去做到,你不作孽,你可以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