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暢銷小說《島上書店》里,島上的小書店因為大型連鎖書店的出現而難以為繼,而如今大型連鎖書店也被網絡書店逼迫的紛紛倒閉。作為一個愛書的人,看到城市里的實體書店越來越少,覺得有些失落。逛書店是愛書人經常去的消遣,經常一呆就是很長時間,翻一翻一些喜歡的書,淘幾本好書。一直覺得實體書店和圖書館氛圍很好,在紙質書環繞的世界,每個人都很安靜,沉浸于與書中的思想的對話。書店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在書店里看看書,讓生活慢下來,不再那么繁忙倉促。
實體書店難以經營的原因,是書的價格比網店要高。網上書店購買量大,大批量批發,拿書的價格更低,又沒有門店費用,因此價格可以比實體書店便宜很多。價格優勢使很多人選擇在網上買書。電子書的出現,更使得實體書店的書價缺乏競爭力。
作為自詡愛書的我,無奈囊中羞澀,也經常轉而去網上買書,或者去看電子書。但過幾年后,發現無論網上書店也罷,還是電子書也好,體驗都不是很好。網上書店書價格是便宜,還經常推出很多滿減活動,但真正喜歡的好書基本上很少參加滿減活動。想買的書實際比實體書店便宜不了很多。而且很多書都不能試看,買回來發現可能并不是很喜歡。電子書,用kindle、手機,閱讀體驗都不是很好。對著電子屏幕,像只是在獲取信息,沒有紙質書的觸感,沒有看書的愉悅感。
實體書店如果只是賣書,拼價格,肯定比不過網上書店。如果書店多一些賣書以外的服務。比如賣咖啡和飲料,書店經營服務讓變得多元。定位不只是一家書店,而更像是一個人們可以來看書,可以休閑的地方,通過多元化經營,抵消店面和人工費用,維持書店的運營,進而盈利。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開始注重精神的修養和生活的休閑,看書也會變得更普及。相比于在咖啡館呆著,更多的人可能愿意去書店一邊看書,一邊喝咖啡享受時光。越來越多經濟富裕起來的人可能不會太在意一本書在實體店比網上便宜要貴多少。而更多的是注重享受一種看書的狀態。
人們生活變得富裕和悠閑,會使人們更注重看書感覺的體驗,人們會更愿意走進書店看書。當人們開始把去書店看書休閑當成是一種習慣,去書店看書休閑也會像去咖啡館喝咖啡一樣普遍。實體書店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越來越多。這將進一步促進看書的人走進書店,形成良性循環。
實體書店的存在可以讓市民更愛看書,看更多的書,培養人們的看書習慣,提升民眾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實體書店是城市的文化象征。政府應該對實體書店予以支持。通過減免實體書店的營業稅收,提供書店店面,鼓勵實體書店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