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號,培訓教室里的冷氣把暑假的酷熱徹底擋在門外。為期四天的全國幼兒園幼兒學習故事專題研修班,第一場講座《學習故事在幼兒園的實踐探索》,來自上海的張老師,在講座的最后,給我們播放了這一段催人淚下的視頻《泰迪的故事》。整個視頻看下來,現場的老師們都落淚了,我相信每個人的淚水中包含的一定不僅僅只是感動,還會有很多屬于自己內心的感受……
原本優秀開朗的小學生泰迪,在經歷母親生病去世的沉重打擊之后,慢慢地變成了情緒低落、衣冠不整的孩子,學習也一落千丈。直到五年級的時候,遇到了改變他人生命運的老師湯普森……
假如湯普森老師沒有檢視到泰迪以往的成績單,沒有用心閱讀之前老師們寫下泰迪一步步變化的過程,沒有發生由“教書”轉為“育人”的思想態度轉變,就不會有這么一段讓人暖心的故事。
作為教師,我們的身邊不乏這樣的“泰迪”,也許他們不是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樣的經歷,但是也會有各種各樣需要老師用心去感受去思考的種種問題和行為。只有帶著真情和智慧去關愛每一個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做出更有效的教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教育,應該是帶著真情和智慧關愛每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