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你好,在嗎?一個很急的事情請幫我分析一下?
我:OK,請講。
他:客戶是一家集團公司,跟了有一年,當時我打電話給董事長秘書,說我們是晨光文具,公司新上任領導想去拜訪董事長(因為聽他們單位的人說,董事長管理屬于事無巨細,連一顆螺絲釘都管),秘書把我的話轉達給董事長,董事長讓秘書告訴我們直接負責此次項目的負責人。
他:我們找到了相關負責人,一個是副總,一個是采購,帶采購去了公司考察,現在投過標了,投標當天也報過二次價格了,他們說要等董事長來決定。
他:過了半個月,他們通知我們在重新報價,我們也重新報價了,現在負責人告訴我,他們董事長覺得晨光是國產的,因為此次投標的還有白樂、三菱、斑馬,另外他們董事長專權,自負,他們手下想幫我說話,但不敢。現在這個單子都沒確定下來,我不知道如何繼續做工作。
我:你的工作我梳理一下,通過前期拜訪找到秘書電話,秘書也幫忙傳達給董事長,董事長也安排你去找項目的具體負責人。找到負責人,并安排考察,表面上看一切都OK,沒有問題,但是最終董事長才是決定買誰家產品的關鍵人。
我:你至少犯了三個錯誤。
我:一、你前期收集信息顯示:連一顆螺絲釘都要管的的董事長,對此次采購能不過問?他一定是會親自參加,親自決策。所以,董事長這個關鍵人是我們不可以躲過的,遲早都會遇見,還不如早見呢?不然懂事長被競品“洗腦”后,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潛意識,我們在想去征服他,等于難上加難。
我:你在二次報價的時候都沒去見這個你最應該見的人,你說連人都沒見著,怎么能正確的認知你?認知你的產品?認知你的公司?連你這個人都沒見過,董事長談何去支持你呢?所以你這個項目最大的敗筆就在于“錯過了董事長,錯過了那個對的人。
我:二、大型采購項目盡然沒有你的內線,你沒有內線,銷售企不是等于瞎子摸象,啥都不知道。秘書都為你轉告了,你為何不抓住時機做人情?借口可以由答謝秘書這次轉告開始,然后公關發展成線人。
我:三、浪費太多時間在不重要的人身上,這次銷售你所面對的有董事長、秘書、副總、采購,我們從職位上就可以分析出這個采購是職位最低的人,在整個采購過程中是影響最低的人,你工作圍繞這個他展開,而不接觸副總、秘書、董事長,就這一條線聯系想贏單,幾乎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