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席卷而來的“年邁波浪”,是如何改變著人們以及人們每日的生活呢?——教會我們這一點的,是父母。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只有贍養父母之后,我們才能體會到衰老究竟為何物。
在自己逐漸衰老的同時,還要目睹父母的衰老,這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父母變得步履蹣跚,像拼圖丟了一片,繼而記憶不斷減退,就像拼圖又少了一片,不久之后,日常生活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
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應該如何調整姿態贍養父母。如何面對衰老的父母,又該如何與他們相處——這是最困難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因為希望父母能夠安享晚年,所以才勞心勞力地照顧父母。在現實中,很多人一邊想竭盡全力照顧,一邊又為望不到頭的日常護理而心力交瘁,最終導致在精神上陷入絕境。
這時,人們會沖著父母大喊大叫,爭吵之后再悔之莫及,這種行為完全與希望父母頤養天年的心意相違背,會導致自己和父母都陷入怨天尤人的狀態之中。
阿德勒曾說:“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系方面的煩惱。”贍養父母的煩惱也是一種相處的煩惱,而且和年邁父母的關系的確是各種人際關系中最為復雜的。這是因為親子之間比任何關系都更親近,并且歷時最久。
無論是在怎樣的人際關系中,若非某一方率先妥協,就不能改變現狀。這也就是說,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如果無法改變他人,那就只能改變自己。在與需要我們照顧的父母相處時,我們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下定決心改變自我。
父母總是翻來覆去地念叨陳年舊事,或總說一些任性的話,這些難免令我們感到困擾。但轉念一想,年邁的父母所剩的歲月并不長,我們能和父母相處的時光也越來越短暫,所以哪里還有時間去生氣。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不再為各種不順心生氣的心理準備,以及擁有接受現實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