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里的人生》215? 卸除600公斤推進燃料,火箭就能命中目標
???????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和航天事業剛剛起步,在一次火箭發射試驗中,火箭的射程不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專家們都在考慮,怎樣再給火箭肚子里多添一些推進劑,可無奈的是,火箭的燃料貯箱有限,無法再往里添加。
??????? 正在大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定辦法的時候,一位高個子的年輕人提出了一個令人發笑的建議,他說:“火箭發射時推進劑溫度高,密度就要變小,發動機的節流特性就要發生變化。我經過計算,要是從火箭體內卸除600公斤燃料,這枚火箭就能增加射程,命中目標。”
??????? 在場的所有專家立即做出了否定,認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本來火箭的射程就不夠,再往外卸除燃料,火箭的推力就會更小,不僅達不到預期目標,肯定比現有的射程更短。有的人甚至譏笑說:“你太年輕,頭腦太簡單,這是異想天開。”
??????? 年輕人心里不服,他直接找到錢學森,向錢老匯報了他的想法。當時,錢學森并不熟悉這位年輕人。因為這位年輕人是清華畢業后又到蘇聯留學剛剛參加火箭研究不久的新人。
??????? 錢老聽完意見后,眼睛一亮,高興地喊道:“馬上把火箭的總設計師請來!” 錢老指著年輕人對總設計師說:“這個年輕人的意見對,就按他的辦。”
??????? 果然,火箭卸除一些燃料后射程變遠了,連發三發火箭,發發命中目標。 這位年輕人就是我國著名的火箭專家王永志,當時,他從蘇聯留學歸來不久,是剛剛參加火箭研究的新人。
??????? 魯鈍生感言:常理,燃料越多,其能量就越大,推動力就越強,火箭的射程就越遠;反之,燃料越少,其能量就越小,推動力也就越弱,火箭的射程就越短。為了增加火箭的射程,科學家們想方設法往燃料貯箱中加燃料,就是這種順向的思維方式。而王永志則采取減少燃料的方式,增加了火箭的射程,破解了火箭因射程不夠不能命中目標的難題,這是一種反慣常邏輯的逆向思維方式。
??????? ?我們說王永志這則小故事,是想借此和大家聊聊“逆向思維”這個話題。
???????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往往能夠產生新思想,創造新形象,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人落水,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面對緊急險情,運用了逆向思維,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離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一個時裝店不小心將一高檔呢裙燒了一個小洞,常規的思路是將其修補好,這樣呢裙肯定得降價銷售,可經理采取逆向思維方式,在小洞周邊又挖了許多小洞,并稍加裝飾,命名為“鳳尾裙”,反而賣了高價,并創造了一種暢銷品牌。據資料記載,抗戰時期,有一個八路軍小戰士,運用逆向思維成功地闖過了敵人的關卡,把重要情報送到了目的地。事情是這樣的:在十四年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敵人把一個村莊包圍了,不讓村里的任何人出去,派了一個偽軍在村子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一個小橋上把守。正巧村里有一個重要的情報要報告給在村外的八路軍領導人,在敵人看守如此嚴密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把情報順利送出去呢?村里的一個小八路,勇敢地擔當起這個任務,這個小八路在黃昏時趁著夜色的掩護,悄悄的來到了小橋旁邊的蘆葦地,躲藏了起來,他認真地觀察小橋上發生的一切,他注意到守關卡的敵人打起了瞌睡,凡是有村外的人來,他總是頭也不抬就說:“回去,回去,村里不讓進!”如此幾次,小八路心里有了主意,于是小八路鉆出了蘆葦地,悄悄接近并上了小橋,就在敵人抬頭發話之前他突然轉身向村里的方向走去,并且故意把腳步聲弄得挺大,敵人聽到后,還是頭也不抬的說:“回去,回去,村里不讓進!”結果小八路順利過了關卡,把情報安全送了出去,為部隊打勝仗立下了汗馬功勞。
??????? ?在創造發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可以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人間奇跡。洗衣機的脫水缸,它的轉軸是軟的,用手輕輕一推,脫水缸就東倒西歪。可是脫水缸在高速旋轉時,卻非常平穩,脫水效果很好。當初設計時,為了解決脫水缸的顫抖和由此產生的噪聲問題,工程技術人員想了許多辦法,先加粗轉軸,無效,后加硬轉軸,仍然無效。最后,他們采取逆向思維,棄粗就細,棄硬就軟,用軟軸代替了硬軸,成功地解決了顫抖和噪聲兩大問題。這是一個由逆向思維而誕生的創造發明的典型例子。
??????? ?生活、工作和科學創造都離不開逆向思維,凡事都反過來想一想,大有好處。
??????? ?說到王永志的建議被采用,以及他后來成長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還離不開錢學森這位伯樂。是錢學森建議第二代戰略導彈研制由年輕的第二代科學家來完成,并建議由王永志任總設計師。“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有了錢學森,然后才有了王永志。提攜后輩,選擇良才,錢老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