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蔣勛破解高更之美》不能算是從《蔣勛藝術(shù)美學(xué)》里面隨意抽取出來的,前兩個月一直在莫奈和印象派里面“浸淫”,自然還是想多了解了解印象派的畫家和作品。看過一些資料,有的因為高更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就將他劃歸到了印象派中,有的認為根據(jù)他后期的作品風格,認為他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粗略通讀這本書之后覺得高更前后期的作品真的不像是同一個人畫出來的,后期作品同前期相比,沒有一點兒走出畫室關(guān)注光色關(guān)系的風格。
高更《市集菜園》1879
前期作品有一些模仿印象派的風格,也曾帶著這些作品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只是參展結(jié)果遠沒有他想象中那么好,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慘。也許是參加印象派畫展收到了打擊,也許是小時候(3~6歲)經(jīng)歷過的那種異域風情一直在吸引著自己,高更在過了或者說是“享受”了10年正常的家庭生活之后,開始脫離家庭,同時他的畫風也在逐漸地改變。
高更《美麗起來》1898(又譯:大溪地田園曲)
這幅后期的作品給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高更偏愛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