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有很多,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剛學習GTD的時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記錄待辦事項列表,可是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一再堆集,導致當天待辦持續累積,直至失控,也對時間管理一度產生了懷疑。
后來投入了挺多精力深入的學習時間管理和目標規劃,現在的任務列表是這樣的。
誤區1:每件事都很重要
僅僅忙碌是不夠的,要看為什么而忙,通常的表現就是瞎忙,無章法的花時間卻完不成什么事情。事無巨細地接手一百件事,倒還不如只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用心去做好。事情總有輕重緩急,多勞未必多得,
根據二八原則:絕大部分所得恰恰是靠較少部分付出而獲得的。取得卓越成就所需的付出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少。
清單能夠幫我們集中注意力,但是,清單又限制了我們處理的先后順序。許多事情其實并不重要,卻占據了有限位置。
那么可以使用二八原則把待辦事項精簡到極致,找出關建中的關鍵。
誤區2:可以同時處理多件事
生活中最誤導的一個思維模式就是,同時可以處理多件事情。同時做兩件事是有可能的,但同時專注于兩件事則是不可行的。
一旦發生任務切換,就有兩件事隨之發生。第一件事是與切換同步發生的:你決定轉移注意力。第二件事比較不易察覺:為接下來要處理的事制定“原則”。如果兩個任務相對簡單,那切換可以很輕松,但是如果任務有難度,那么切換就很復雜了。
研究顯示,人們在一個工作日內平均有28%的時間浪費在任務切換上。不管怎樣,重新著手某項任務再回到原始任務總會耗費時間。更糟的是,這個銜接的程度也不好把握。
誤區3:平衡工作與生活
沒有什么絕對的平衡,非凡的成就需要專注與時間,專注在一件事上就意味著減少做其他事的時間,集中精力只做這一件事。若想面面俱到,必然每件事都會打折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保持平衡將會很難。
每天,每月,每年都會有做不完的事情,在最重要的事情沒做好之前,總會覺得事情沒有結束--失衡感。制衡的作用,就是時刻維持生活和工作的相對平衡。
在生活中,應隨時保持短線調整,避免長時間處于失衡狀態。短線調整能夠讓我們顧及所有重要的因素,不至于顧此失彼。在事業中,需要長線調整。若要做出一番成就,就會長期處于失衡的狀態。長線調整能確保專注于最重要的事,其代價是犧牲那些相比之下沒那么重要的事情。
在生活中,所有的要素一個都不能少,都需要顧及;而對于工作來說,取舍是常態。
找到關鍵問題
關鍵問鍵題將所有問題都歸納為一個問題:“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為何做了這件事就會讓其他事都變得更簡單或是不必要了呢?”
為什么要在問題上花心思?你可能會說,答案才是我所關心的啊!”道理很簡單:答案源于問題,任何答案的質量都是直接由問題的質量所決定的。問題問錯了,得到的答案肯定也是錯的;只有問對了問題,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
問題1: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最重要的事”就意味著答案是一件事,而不是很多事,你必須想著某件具體的事。
“能做”意味著可以采取行動。它不是“必須做”,“可能做”……有很多事我們必須做、可能做、將會做,但卻永遠不去做。
問題2:做了這件事會怎么樣?
這其實告訴自己,答案必須達到一個標準。這讓我們從“隨便做件事”轉化為“為了明確的目標去做某件事”。
問題3:哪件事會讓其他事變得簡單或者沒有必要?
做了這件事后,會發現為了實現目標,要做的其他事可以少花點精力甚至根本沒有必要去做。
如何找到正確答案
提出一個好問題,關鍵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幫助我們分析出要做的最重要的那件事。
答案分很多種:具有可行性的答案、延伸答案,以及可能的答案。
- 可行性的答案:在我們的知識、技能和經驗范圍之內,可能已經知道該怎么做,并且不用太花心思就能找到這種答案,這是最容易找到的答案。
- 延伸答案。這種答案仍是在你的知識、技能和經驗范圍之內,但你需要花很大力氣才能獲得。
- 可能性答案:個人局限之外的世界,求索可能性會讓人跳出舒適區,非常的痛苦和興奮。
倒推法設立目標
目標承載著的規劃,規劃又托付著我們的行動所帶來的成效,它們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訓練自己的思維,將所有目標一個個聯系起來,直到你找到當下最重要的那件事。
直接問自己:“為了長期目標,我現在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是行不通的,因為現在離將來太遙遠,我們無法準確地找到關鍵的優先事務。很少有人能把今天和明天聯系起來,這就是為什么只有少數人可以成功的原因。 把今天和明天關聯起來,這一點很重要。
留出時間余量
預留時間段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來看待和使用時間的觀點。
1.留出空閑時間
休息與工作一樣重要。預留出較長的周末和假期用來休息,你會更好地放松,之后就會更高效。萬物都需要休息,以便更好地運轉,人類也一樣。
2.留出做優先事務的時間
除了空閑時間,每天的安排都需要圍繞著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只有完成這件最重要的事情,才會考慮如何利用剩余的時間。
3.留出做計劃的時間
留出做計劃的時間,這是反思自己目前所在位置和目標的機會。每周留出一小時反思自己的年度目標和月目標。
首先問問自己當月要做什么才能保證年度目標的實現。其次,問自己這個星期要怎樣做才能保證當月目標的實現。
最后
遷延蹉跎,來日無多。——莎士比亞
別再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問問自己,關于家庭的目標是什么,工作的目標是什么,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本周最重要的是什么,本月最重要的是什么,本年度最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