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清晨,我想我會去一趟醫院,例行復查我這半好不壞的身子。都說上過手術臺的人是不完美的,怎么女人生了孩子才是完美的人生呢?
在回家的第三天,失眠了。
我非常認真的思考過,關于自私的理解,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寫過、得出過結論,可似乎還是不夠寬慰自己和說服誰。
最近的微博熱搜被孩子的話題占據,我頭一次如此關心娛樂圈的事件。大概是因為“孩子”這個詞很特別。
我一直覺得生孩子是一件非常需要慎重的事情。因為孩子不同于任何東西,正因為人要生出一個人是帶著:責任、義務、熱愛、美好并該接受:不自由、壓力、負擔等等好與壞我還無法體會和理解的東西,才更應該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都說人是第一次學著如何做一個好爸媽,該原諒做爸媽的不足。所以,根本也就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不給孩子造成傷害的父母,接受的了這一點或許作為孩子更幸福。
我記得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最快樂的就是有得玩,其實現在也還是這樣想的。奇葩說節目中有一辯題就說到:“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我當時在沒聽辯論之前選擇了不要,聽完一整個辯論,我估計自己還是孩子。我感到快樂的東西,始終是類似的。只是一個孩子只考慮有沒有的玩,而成年人卻只有孩子心態的我,還要考慮玩完有沒有飯吃?我不吃飯,家人是不是會擔心等等現實的問題。 這大概就是孩子和大人的區別。
人,是特別復雜的。現實和理想永遠在生活中纏繞,我的腦子似乎自動屏蔽了一切人際關系中復雜的部分,才讓現實生活一團糟,理想部分也因此受到牽連。
永遠站在理想和現實的中間,孩子才做選擇題,而什么時候,我才能不是一個孩子?。
對于“家”, 我不信一棟房子能夠承載愛或是安穩。實際上,內心的世界不能夠落腳,身體無處不是漂泊。即便我一再堅定信念,也無法改變命運本身需要我承擔和面對的問題,用我慣有的逃避似乎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而“恐懼”依舊時常出現,不知何時才是盡頭。
人生怕是早已注定生死,命運怕是無法改寫,唯有接納和放過自己,上天卻給了我一副倔強的脾性,往后的路,乃至這一生的路,都不算太平。
回顧短暫的過去,經歷的種種,似乎在這一年里都覺得只是過去而已,而這樣的過去,令人感到無言以對,就像是看一個陌生人的故事,沒有波瀾、沒有憐憫、也沒有感恩。沉默,成了當下唯一的感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