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快沒電了,昨天忘記充電了!房價這幾個月漲的特別離譜,為什么不做控制呢?圈圈想的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北京的人口過多,是讓一些買不起房子的人知難而退,現在的房價每平米的價格是工資的幾倍,一般的工薪階層已經無法買的起房子了,已經超過了買房子的承受范圍了,已經有房子的人,也不會進行干預了!沒有房子,相當于很多基礎福利都無法使用了,教育、醫療、養老,都是和戶籍和房產直接掛鉤的!很多人就要開始考慮是否繼續存留在這個城市,房價水平和工資水平差不太多的情況下,很多人努力一下,還是有希望的,現在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也是讓這些人痛下決心的時候了!圈圈不做過多猜想!
第二,租房子可以繼續生存吧,圈圈認為,短時間內,可能這個論據是成立的,隨著限購的緊縮,原來有幾套房子,一戶北京人會幫扶幾戶外地人在北京,隨著年齡的增長,房子變的越來越少了,一戶北京人可能只能幫扶一戶外地人在北京,而外地人想要委屈點的話,只能是幾乎住在一個房子里,就是所謂的“合租”,而房租增長的速度在近幾年內還是和房租相當的,不會超過太多的!人們還能租的起房子的!但是究竟不是長久之計!這些人還是要買房子,只能選擇周邊便宜的樓盤,這樣時間成本會增加很多!年輕的時候還能夠熬的起,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感覺到身心俱疲!
第三,通貨膨脹,這個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錢留在銀行終究是一塊心病,那存的錢怎么辦呢?投資,股市?基金?實業?房產?種種的投資方式都驗證最穩妥的是房產,在北京投資不了房產,那么就在老家或者二、三線城市進行投資,投資之后呢?仍然需要進行考慮,究竟是否留在北京還是直接去二、三線城市!無論選擇哪種方式,憑借雙手還是可以繼續活下去的!工資只是提升生活質量的來源,而不是投資房產的來源!
第四,工資做什么用?投資不了房產,怎么辦,賺來的錢做什么呢?會分成幾個部分吧,衣,食,住(租房),行(車)。穿的會好一些,吃的會好一些,開的車會好一些,而住永遠是痛,可能這代無法解決的痛,會促進除了住以外的行業迅速發展!這幾個方面都飽和之后,就是精神層面的需求,就是用,追求時尚,追求科技感,追求精神娛樂層面的,這樣爆發下去,可能就是VR,AR的出現的原因吧,也是一些智能家居,爆發的原因吧!現在很多行業都是在提升人們的各方面的便利!
第五,服務行業的爆發,為了更好的讓人們將錢花出去,會從服務上下文章,提升人們生活中的便利,讓人們本來很別扭的生活進行改變,例子很多了,快車、專車、順風車,提升了出行便利;淘寶、京東、亞馬遜,提升了購物的便利;手機、電視、AR提升了精神生活的便利;圈圈就不一一列舉了!虛擬服務到了一定層面之后,必然會進入到現實便利,也就是商場、酒店、度假村的服務會提升,當然消費也是不菲的!
第六,若干年之后的子女,家里有一個孩子的必然要再準備一套房子,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就聽天由命吧!讓子女自己去拼搏吧!管不了那么多了!現實往往是很殘酷的,殘酷的不敢直視!無法直視的地步!
第七,一部分地區先發展起來,帶動大部分地區發展起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先發展起來了,而別的城市怎么發展起來呢?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這幾個城市了,只有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將一部分人才劃撥到二、三線城市!怎么劃撥,會制定標尺,在標尺之上的人留在這個城市,標尺以下的人去另外的城市,而這個標尺是什么?那就是房產!很多現實還是要面對的!不得不離開!
第八,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圈圈認為,當然有辦法,當人員劃分完畢的時候,會增加兩限房、經濟適用房,公租房等力度,讓一些人留在這個城市,而這部分人,城市還是需要的,不會進行拋棄的!正如《折疊北京》里面講的一樣,這個時候,每個階層的界限會很分明!祖祖輩輩繼續下去吧!
最后,圈圈要說的,活在當下,享受生活,順其自然,不驕不躁的面對每件事情!努力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幸運的!
20160921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