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魚人與人的相遇
午后,電影院,一個人包場看了這部電影。
《水形物語》這部電影一冷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人與魚人相戀的故事,不同于以往電影選擇美人魚的題材,這個魚人是男性,被亞馬遜人尊為神明,卻被政客從亞馬遜流域捕捉而來,妄圖通過解剖魚人提煉出制造秘密武器的物質。
啞女埃莉莎是政府實驗室里的一名清潔工,她在水罐子里見到了這個半人半魚的怪物,也許是因為長時期處于被別人視為異類的世界里,在啞女的世界里,她可以敏感地聽到聲音,總是可以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也不害怕世界上奇怪的事物,她并沒有覺得魚人是個怪物。
看到這里我想起張艾嘉的一句話,我們就是這個世界的人,每個地方我都應該可以很自在地活下去。
的確如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都是生活在這世界上的人,這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生物都是與我們人類同在,我們又去害怕什么呢?心若黑暗,看到的一切都不是光明。從啞女身上讓我看到了上帝的影子,眾生平等。
善良的埃莉莎總是趁著工作空閑時間,偷偷跑到實驗室見他,魚人不是被裝在水罐里,就是被鏈子鎖在水池里,埃莉莎剝雞蛋給他吃,播放唱片給他聽,跳舞給他看,拿畫報給他看,經常跟他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這段時光是啞女埃莉莎最美好的記憶,因為長久以來,她都感到孤獨,從小就生活在孤兒院,生活中除了蹩腳畫家吉爾斯,清潔工同事澤爾達,基本上沒有人跟她流。
當魚人出現,她好像找到了她在世界的另一半,親切而感動。
2 這世界上只有你懂我
史崔克蘭德是整部影片中的反面人物,他麻木地服從將軍安排,殘忍地折磨魚人,心心念念想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心想人魚實驗成功之后,他就可以獲得一大筆財富過上好日子了。
他還是一個如廁前洗手,如廁后不洗手的怪人,他放出話,一個男人如廁前洗手還是如廁后洗手,能說明很多問題,如果如廁前后都洗手,那么這個人就太軟弱。
史崔克蘭德的意思是他很強大,可最后卻因為自己的邪惡輸給了善良與正義,自食惡果。
當埃莉莎得知主要研究人史崔克蘭德準備解剖魚人時,她趕緊跑回家找吉爾斯幫忙,希望他可以救出魚人。
吉爾斯完全想不通埃莉莎究竟為何如此執著,一來她要救的根本不是人,是個怪物,再者這樣把魚人從政府秘密機構救出來也是犯法的,這無疑是一場不要命的大冒險。
埃莉莎苦苦哀求吉爾斯到,“你口中的怪物是我見過最孤單的生物,他接受我本來的樣子,沒因為我不會說話就把我當成不正常的人,他懂我,了解我,他看見我就會很開心。”
吉爾斯腦子里一片混亂,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他去找公司負責人伯尼交出自己的畫作,一改再改的畫作始終得不到伯尼的認可。
他很失落,去酒吧吃點心,他一直喜歡這里的男酒保,當他把手伸向酒保的手時,酒保躲開了,讓他以后不要再過來了。
因為同性戀,吉爾斯被歧視,畫作也總沒有人賞識,他深覺自己是多么地孤獨,然而這個世界上也就只有埃莉莎懂他了解他,可以跟他說話,他立刻回去找到了埃莉莎。
他對埃莉莎說,“我找不到其他人聊天了,你是唯一一個能聽我說話的人了。聽著,你想要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你需要,你就告訴我我能為你做些什么?!?/p>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的不完美,或者僅僅是別人看起來不完美罷了。可是,當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不認為你是有缺陷的,認為你是正常的,你該有多么感動和快樂。
魚人給了埃莉莎一種踏實感,埃莉莎也給了吉爾斯一種踏實感。
3 為愛的人冒險是幸福
在拯救魚人的過程中,科學家霍夫斯泰特博士,其實是蘇聯間諜,不管是資本主義國家決定解剖魚人的決定,還是蘇聯方面要求他殺死魚人,阻止敵方研制出新武器,他始終保持著一個科學家對生命尊重的態度。
面對資本主義,他多次進言,拒絕殘害生命;面對社會主義,他說自己是個愛國者,但同時也是一個科學家。
當他發現埃莉莎意圖救出魚人時,一拍即合,幫她打開鏈子,引爆以色列炸彈斷掉監控和燈光。當埃莉莎用推車救出魚人時,黑人婦女同事澤爾達出現了,勸她不要做這種冒險不要命的事情,埃莉莎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隨后善良的澤爾達也加入拯救魚人的行動中。
澤爾達是一個善良的人,她身材肥胖臃腫,是被白人歧視的黑人,還有一個邋遢懶惰的丈夫布魯斯特,即使嘴邊常常抱怨,但還是以樂觀的心態生活著,當所有人不在意埃莉莎這個啞巴時,她對埃莉莎特別好,埃莉莎常常踩點上班,她總是幫她排隊簽到。
在電影的最后,當史崔克蘭德從慘死的霍夫斯泰特博士口中得知魚人被清潔工救走時,他跑到澤爾達的家中,逼迫她說出魚人究竟在哪兒,威脅她如果不說出來,就會像《圣經》里面的薩姆森,在上帝賜予他力量之后毀掉神廟,殺了所有的非利士人一樣,他也會毀掉澤爾達的家。
然而正義的澤爾達始終都不說出魚人的下落,倒是那個爛泥扶不上墻的丈夫說出魚人在埃莉莎家,平時對澤爾達呼來喝去,頤指氣使,在此刻就是一個貪生怕死的慫蛋。
史崔克蘭德獲得消息走后,達爾澤趕緊打電話通知埃莉莎,丈夫意圖阻止他,說她犯法。
但是澤爾達堅持打電話,一邊撥動電話一邊說,“你以前從來不說話,現在卻說個不停!”
最后,她用堅定的眼神對懦弱的丈夫說了一句讓我感覺大快人心的話:
你窮盡一生都不會明白!
是的,善良,正義,愛,有些人一直生活在幽深的黑暗之中,活在充滿惡臭的混沌之中,這一輩子都不會懂得!
4 愛的最高境界,是連你都放棄
霍夫斯泰特博士曾經問埃莉莎,“啞巴,你為誰辦事?”
埃莉莎沒有回答,其實,很多人總是把事情想得很復雜,這世界上有一種人,不為了政治,利益,權力,欲望,就純粹為了愛,僅僅因為有一個人懂自己,他就會去做任何冒險的事情。
這也是世界上所有利欲熏心的人不會懂的地方。
也許,我們不懂高階層的水深火熱,黑暗邪惡,他們也會嘲笑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活在淺薄里,可是這簡單的愛是這些人一輩子都不會懂的。
我們不懂他們所謂的戰略與格局,他們不懂我們的愛與正義。
埃莉莎是真的和魚人產生感情了,她把魚人帶回了家,放在浴池里讓他恢復活力,她在卡片上寫“有你這個朋友真好”,天天為他準備精致的晚餐,跟他聊天,這一切都是所有的正常人不會和她做的事情。
? 沒錯,愛情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產生了,看到埃莉莎和魚人幸福的表情,我就想關于愛情,如果真的相愛,那么就可以連種族都不介意了,而世上的人還在介意門當戶對,有錢與否,有房與否,有車與否,讓所有的年輕人有愛而分手,結婚只因為錢。這在埃莉莎和魚人的故事看來,是不是太過可笑了。
這世界上很多的電影,很多的文學作品都在探索愛情的主題,湯顯祖《牡丹亭》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西游記》插曲唱著“說什么王權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莎士比亞說,“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不是走一條平坦的道路的。”韓寒說,“感情有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和任何人無關,愛,或者不愛,只能自行了斷?!?/p>
而與這部電影最為符合的一句話就是張愛玲所說,
“我愛你,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棄一切,包括你。”
由于魚人只有生活在海水里才能夠生存,不管埃莉莎有多么舍不得魚人,魚人有多么舍不得埃莉莎,他們都無法逃避分離的宿命,即使故事的結局并沒有交代,但這始終是一個事實。
埃莉莎最終是決定送魚人走的,分別前一天的日歷上寫著:
生活就是我們不斷擱淺的計劃。
生活就是由一個又一個計劃組成的,在我們漫長的人生中,有很多計劃我們都來不及去思考,來不及去實現,或者有的根本不愿意去施行,比如愛人即將離去的計劃。
分別讓埃莉莎和魚人懂得彼此的重要性和價值,也懂得這份感情的珍貴,更加知道以往的自己是多么地孤獨。
我們都是這世界的異類,幸好遇到彼此。
? 吉爾斯給魚人畫像時,曾問他:
“你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嗎?”
魚人默默不說話,但內心好像受到了一絲觸動,眼角翻動著,神情憂傷。
吉爾斯自己說了句:“我們都是時間的棄兒?!?/p>
? 我們時常感覺自己被生活拋棄,我們孤獨,寂寞,憂傷無人懂,流淚無人安慰,我們就是這樣一路崩潰一路堅持下去。希望早點遇到對的人,一起走過的孤單,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