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12月20日
地點:千聊
分享主題:斜杠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
主持人:Keep健身100天群主 daytime
分享嘉賓:SusanKuang
????????????????? 著書 《斜杠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在當當網、亞馬遜等喲預售鏈接;
????????????????? 公眾號:susankuang2014
第一部分?關于SusanKuang
Susan是一個獨立創業者,專注于理性科學教育,同時是一個自媒體人,運營有自己的公眾號(susankuang2014)、在喜馬拉雅也有理性知識分子的節目,每周播出一期,同時還是一名舞者,每周都有舞蹈課教授。列舉了Susan的經歷,你會覺得特別豐富多元化:
(1)從小喜歡畫畫/美術特長生/有英文優勢,從初高中就開始投入時間訓練英語聽說等能力;
(2)大學主修計算機,輔修平面設計,業務時間學習同聲傳譯;
(3)在尼泊爾有過半年的Gap Year,后來做過企業的英語培訓師;
(4)在企業時拿到全額獎學金留學美國,學習金融方向,畢業前以全A的成績通過CFA 一級考試;
(5)Oregon州政府工作,因此有大把空閑時間,重拾畫筆,組建了一個組織 The thinker Group;
(6)從政府辭職后回國加入互聯網行業,并且組建蘭溪沙龍女性組織,開始運營自媒體;
(7)2015年7月正式脫離企業,成為獨立創業者
她做了很多不一樣的事情,一方面因為她在前行過程中也常常感到迷茫,因此想多嘗試感興趣的事情,直到找到自己人生的支點。即便做很多事情,但是并沒有妨礙到Susan對待每件事情的認真,她真的是用匠心在做著每一件事情,然后她成為我們眼中的斜杠青年,獨立創業者/自媒體人/舞者.....
第二部分 關于斜杠青年
1、斜杠青年的涵義:斜杠青年這個詞匯是從紐約傳來的,即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2007 by Marci Alboher.斜杠青年指的是那些無法用一個身份/詞匯回答自己是做什么的人。他們通常擁有多重身份,因此在名片上就會用“/”加以列舉,例如財務顧問/普拉提教練/心理咨詢師;
2、斜杠青年的經典組合
(1)穩定收入+興趣愛好的組合,例如政府工作人員+游泳教練;
(2)左腦+右腦組合,程序員+畫家;
(3)大腦+身體組合,管理顧問+普拉提教練;
(4)寫作 教學 演講 顧問組合,最黃金組合形式,一個人通過寫作可以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提升自身素質,產出高價值產品,自然會受邀進行演講、顧問,最終可能會有自己的教學課程;
(5)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
第三部分 為什么要成為斜杠青年?
想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回答3個問題
1、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怎么辦?
把工作當成賺錢養家的手段,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第2個身份。
2、如何面對人工智能發展的不確定性?
如果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呢,還需要成為斜杠青年嗎?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人工智能發展速度快和而不確定,例如硅谷出現的無人駕駛汽車、網絡智能翻譯等,人工智能化發展將會大大減少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將來一定會有一部分工作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也許我們從事的剛好是這樣的工作,當我們在社會大潮中失去了我們熱愛的工作,我們靠什么來獲得認同、存在這個社會中?此刻我們需要讓自己隨著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去發展自己的多重身份,以應對未來的風險?!癆single fixed identity today.It only makes people more vulnerable to sudden changes in economic.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healthy among us develop multiple identities managed simultaneously to be called upon us conditions change”
3、斜杠青年和匠心精神沖突嗎?
從susan的成長故事中我們知道,她是真正以匠心精神做著每一件事,包括寫自己的每一篇文章,經營公眾號,做雜志,舞蹈練習,雖然在做著很多事情,但是并沒有妨礙自己用心做好。實際上一個人每天分配2-3小時,每周保證10小時時間投入到某一件事上,2-3年在該事上將會大有成就。就是看一個人是否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去磨練一項技能,把業余時間真正分配好投入到一項技能中去。很多人都沒有開始,就去懷疑事情的可能性,先做起來,踏踏實實投入足夠的時間我們才有看得到結果成效的機會啊。
第四部分 如何成為斜杠青年,開啟自己的多重身份?
1、與其尋找興趣,不如培養興趣
(1)興趣不等于優勢,興趣只是一種內在動力。
(2)任何優勢的獲得都需要大量的“刻意練習”。
(3)意志力刻意代替興趣成為練習的動力
(4)培養優勢的關鍵——更好的自我管理
2、用產品化思維發展優勢
產品指的是你可以向市場提供的、能滿足人們需求的東西。產品化思維即從第1視角轉換到第2視角。我們每個人都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做事情,在這里就需要我們進行視角的轉換,從需求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各種事情。就像寫作者要思考讀者的需求、通電,而寫作者要用讀者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解決他們的需求和撓到他們的痛點。具體操作方式是不管自己是在學習什么東西、磨練什么技能,都要逼著自己向前多走一步,學會將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整理形成產品,然后分享給更多人,當人們做的事情能夠幫助到別人,有價值,就能找到意義,從而更能堅持。正所謂“教師最好的學”,教能夠讓知識內化,從而幫助自己更好的學習。
3、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
學習——整理學習,變成有價值的產品——分享給更多人——吸引粉絲
在這里我們提到“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任何創作者,只需要1000名鐵桿粉絲便能糊口。怎么得到鐵桿粉絲呢?鐵桿粉絲是被吸引來的,被你所分享的干貨、價值吸引而來的。如果你在慢慢變得更厲害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學習整理出來分享,持續向別人提供有品質有價值的東西,讓接觸你的人持續從你這里吸取養分得到幫助,當進一步交流后這些就會成為“你”的鐵桿粉絲,只要時間足夠長,這些有價值的東西就會慢慢變現,結果是自然而然的。
第五部分 自由問答
Q1、若工作是自己喜歡的,只是收入暫時不算非常完美,那么在自己興趣愛好上沒有多余的錢來投入時怎么權衡比較好?是否斜杠青年路上應該也需要慢而不躁的心態?
A1、是的,匠心精神就是不緊不慢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我們去專注精益求精。很多事情急也急不來,它必須有那么多的時間投入才能達到不錯的成績和水平。有一份工作,利用工作之余來培養興趣是最好的方式。如此不會有收入的壓力,只需要利用時間不短積累,只要業務每天花點時間,日積月累,技能便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Q2、怎樣保持精力旺盛?
A2、做減法。生活中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社交等活動,這些活動對自己沒什么好處,反而會消耗一個人的注意力、能量和意志力。我們的精力時間有限,應該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Q3、如何改善焦慮的情緒?
A3、冥想。利用冥想的app
Q4、興趣愛好變成工作以后,因各種壓力和負擔開始厭惡?
A4、這種去情況很正常,我也有過類似經歷。不過一個愛好不會隨著時間、工作壓力變得厭惡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一是這件事讓你找到意義;二你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技能得到提升;三是在工作中有自主權。
Q5、微信訂閱號已經設立200多天,粉絲才215,如何進行微信公眾號推廣,增多粉絲?
A5、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粉絲是被吸引二來的,為有價值的東西聚集在一起。要持續把自己學習收獲通過文字整理成產品,分享給更多人,在自己變得“厲害”的過程中持續幫助其他人成長,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Q6、專升本,有無必要?
A6、中國的大學教育還是比較失敗落后的,這是一個拼實力的時代,我們必須要花時間精力去培養技能和優勢。
Q7、養家和夢想如何權衡?
A7、錢很重要,年輕時多學習提升自己,二是多賺錢和存錢讓自己有經濟實力
Q8、英語學習經驗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推薦?
A8、這個話題很大,屬于體系問題,三言兩語講不清,推薦一本書《刻意練習》,任何技能的養成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加以訓練。
謝謝SusanKuang通過自己的成長的點點滴滴帶動我們每個人的自我成長,我是你的一千位鐵桿粉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