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童年的烙印,有的是幸福,有的是磨難。
? ? ? 1979年,那年我七歲。一天,我隱隱約約覺得肚子痛,父母親請來了村上的赤腳醫生幫我看病,隨后配了點消炎藥讓我吃。第二天,我肚子疼痛加劇,父母親又把赤腳醫生請了過來,這次醫生除了給我量體溫,還用手在我腹部進行按壓檢查,當他用手按壓我的腹部右下邊時,我明顯覺得疼痛感增大,鑒于這個癥狀,赤腳醫生對父母親說:“這小孩可能是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送醫院手術。”父母親很著急,天還沒亮就背著我走到了鎮上的醫院,醫生詢問和檢查了我的病情后,告訴父母親:“這小孩可能是得了急性闌尾炎,鎮醫院醫療條件差,建議立即轉到縣人民醫院治療。”于是,父母親又帶著我坐著公共汽車趕到了縣人民醫院……
? ? ? 當我睜開眼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躺在病床上,聽主治醫生說,我的闌尾已經化膿,再晚一點手術就要腸穿孔,將危及生命。我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醫藥費等總共花了大約30元。
? ? ? 1980年的下半年,我上小學一年級。同桌小剛的爸爸是縣里政府部門的駕駛員,一天小剛拿了一頂警察帽子來到學校,同學們看到這頂帽子,個個眼里發光,羨慕至極,都想搶著戴一下,于是整個教室就沸騰起來了,你追我趕,像一群“嬉圈”(方言)的小豬。我拿著警察帽子在前面跑,后面幾個同學在追,突然,我一個趔趄跌倒在地,慘叫不已。坐在講桌邊的父親(也是我的小學老師)聽到我的叫聲,立即起身跑到我身邊查看情況,他發現我的左手下半截像折斷的枯枝,無力的懸著,顯然是骨折了。父親含著眼淚把我抱到家里,和母親商量怎么辦,母親看著在地上急得打滾的父親說:“還能怎樣?趕緊送導墅醫院。”導墅醫院是家鄉附近的一家鄉鎮醫院,以傷骨科聞名。父母親一高一低地走了十幾里地,把我抬到了導墅醫院,醫生迅速為我進行治療,父母親含著淚按著我不讓我掙扎,醫生把我的左手強行拉直,撫平,然后上石膏固定。治療過程中的那種疼痛,至今讓我不寒而栗,那一刻的我真的是殺豬般的嚎叫,豆大的冷汗從額頭一直往下滴。當天晚上,我就回到了家里休養,我在椅子上躺了整整一個月才下地。養病期間,父母親和大姑 父給我買了許多豬腳爪吃,農村人普遍相信吃什么補什么。幼小的弟弟待在我旁邊,盯著我,等我啃完了豬腳爪,他再拿起沒肉的骨頭繼續啃,在當今物質豐富和營養過剩的年代,許多人是不會相信那個年代農村生活的艱辛,從另外一個層面理解,骨折對我而言也是好事,因為養病期間我可以天天吃肉了。天天吃肉,這對于當時的農村人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
? ? ? 歲月能沖淡許多記憶,但這兩起小磨難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清晰而深刻。如今,我已年過不惑,追憶往事,心中想到的更多是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自不必多說,此生不忘。村上的赤腳醫生、鎮上醫院的醫生、縣人民醫院的醫生、導墅醫院的醫生,還有大姑父等親戚,都是我的恩人。雖然當時醫療條件很差,但由于他們的負責和關愛,兩起小磨難沒給我留下任何后遺癥,我真心感激他們。
? ? ? 參加工作后,懂得感恩也成了我的人生信條。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親友的支持,個人的發展更離不開所在企業的發展和領導的獎掖。懂得感恩,可以讓我們收斂內心的狂妄,可以讓我們頭腦清醒,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得失,以求更好的未來。
? ? ? 兩起小磨難,一顆感恩心。
? ? ? (寫于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