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直想要讓自己養成每天反思和寫日記的習慣,可是遲遲都沒有開始。
我一直把它看作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情。我總是認為重要的事情都應該特別慎重,必須做好各種心理準備,最好萬事俱備之后才開始。我總是認為當時的情況還不是最好的時候,還不能開始,必須踐行“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于是完全不能接受在自己感覺還不夠好的時候就開始,免得變成“壞的開始是失敗的一半”。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拖延癥”。
對于每天寫作這件事,我一想到要打開我的電腦,就要面臨很多諸如網絡新聞、電視劇電影等誘惑,還要一邊思考一邊打字,再加上自己要求寫出來的必須是經過深度思考的完整文章,結果就覺得每天寫日記這件事情特別困難。
2
前幾天,我在用訊飛語音輸入文字跟人微信聊天。這個軟件我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了,對于不想發語音以及打字特別累的情況,語音輸入文字的形式就非常方便,效率非常高,只要在發出之前修改一下錯誤的識別文字以及標點就可以了。
當時我就想到,既然這種方式可以用來微信聊天,也可以用來寫作啊。我不是不知道可以用來寫作,而是沒有想過自己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這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第一次聽說“語音寫作”是在三個多月以前,是如今已經有70萬粉絲的公眾號“剽悍一只貓”的貓老師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的時候提到的。那個時候我沒有往自己身上想,只是知道這么回事兒。直到三個多月以后,我對于自己仍然遲遲無法養成每天反思和寫作的習慣這件事非常焦躁,就像被困在一個密室里出不來。就在這個時候,三個月前聽到的信息和已經漸漸習慣語音輸入文字的微信聊天方式一起出現在我的腦海里,讓我終于知道自己也可以這么做。準確來說,我終于知道這種方式適合我。
語音寫作的條件早就存在了,我也知道它的實用之處,可是我卻沒有把養成寫作習慣這件事和它聯系起來。固定思維的力量真的很強大。就寫作這件事來說,我的固定思維是必須選擇一段較長的安靜的時間、打開電腦、抵擋誘惑、深度思考這些條件都要滿足。沒有滿足就不開始,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理由。
3
我們用各種借口拖著不開始,不開始就不會受挫,不開始就不會被打擊,不開始就不會有可能看到糟糕的自己。
可是,開始才有可能成功,連自己都不給自己機會開始,誰還能把你直接架到成功的位子上嗎?
就像寫作這件事,實際上我是被擋在了一個自己給自己建立的障礙之外了,根本沒有必要一定在電腦上寫,也沒有必要一開始就做得非常好。現在每天的日記變成之后深度思考的基石。我看到之前的日記有了新的想法就加進去,這樣之后再經過修改就可以把完整的文章像現在這樣發表出來。
新的寫作方式不僅非常方便,還能夠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這真是一舉兩得,怎能不樂此不彼呢?
現在我有想法就對著手機傾訴,把腦海里的思想變成文字。于是,每天通過語音寫日記對我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了,變得非常輕松和快樂,所以堅持也就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一方面是因為我使用了更加便利的方法體驗到了表達的喜悅,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了解更加深入變得對自己更有信心,還因為我不再對自己要求必須寫得很好。我在享受“開始去做”,不再給自己設限讓自己停下來猶豫不決。
4
這件事情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通常都是自己給自己設限,明明是沒有很復雜的一件事,偏偏要把事情的難度夸大,以此作為借口,讓自己的改變一再推遲。而且總是認為還來得及,可是潛意識又知道時間不多,于是變得很焦躁,焦躁又害怕自己做不好就開始逃避,一逃避又變得更加焦躁,于是就陷入惡性循環當中。
我們最大的問題不是堅持不下去,而是沒有開始。有了開始,再談堅持。
我們其實需要的是:承認自己并不完美,承認自己也會犯錯甚至是低級錯誤,承認自己有的方面就是做不好。一番承認現實之后,放下那些顧慮,你會發現助你堅持下去的方法有很多。畢竟困難就是用來克服的,復雜就可以去尋求簡單,麻煩就是用來解決的,錯誤就是用來學習的。
先開始,邊做邊找更加簡單有效的方法,這樣我們的成長才不會停止。我們成長的路上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發現和實踐中,收獲到進步和隨之而來的喜悅。